爸妈留下的每一道伤痕,都让我变成更好的父母

作者:父母世界Parents 02-08阅读:1404次

这段时间,一则新闻再度将80后、90后和上一代亲子关系问题伤口翻出来北大留美博士万字数落父母,12年不归拉黑父母6年》

看北大留美博士给父母的“决裂信”

了解他心理伤害的起源

令人意外的是,很少有人再去讨论“孝顺”这个问题。一大部分人被这封信唤起了倾诉的欲望,想起自己也曾经和新闻主角北大博士一样被父母严格控制、没有尊重得被当成附属品、从小到大不管自己有多优秀都被挑剔、从来没听到过父母的表扬。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我们,对我们好,然而随着“原生家庭”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发现,这些“爱”的方式多多少少都对我们造成过伤害,或大或小。和那位留美博士不一样,拥有了独立生活、为人父母之后,我们在一步步填平原生家庭给我们心理造成的那些“坑”,最终大部分人都和父母达成了和解。

在采访过程中,我和下面的四位妈妈们都无意于将采访的主题定性成“吐槽极品爸妈”大会,那些心灵伤口上的疤痕不是指责父母的证据,而是变成妈妈们未来努力爱孩子的方向,努力变成和自己母亲完全不一样的妈妈。

考双百也满足不了我妈

————————————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对我妈的印象就是:她永远不会满足,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极致。而我,从来没有登上过她心里极致的巅峰。

我上学开始就一直是个好学生,一路从重点小学念到知名大学,但是关于学习这件事,我好像从来没让我妈满意过。成绩不如人的时候自不必说,一定是一顿骂甚至打,就连成绩好的时候她也总有说辞。

考100的时候她就会问:“为什么你没有考双百?”

没想到,我考双百她还是会说:“班里有多少个双百?”

一个小学生的自信心就这样一点点被消解,她总能用大人的智慧将我一点点得意围追堵截,直到我觉得自己的骄傲已经无处遁形,被深深地埋在土里。

从小到大,我就活在她的负能量当中,即使现在我还能感觉到她在挑刺儿的领域似乎是无人能敌。小到我新换的发型,大到我新买的房子,她都能用几句话说得我好像打扮得不像正经人,住在蚂蚁洞里一样。

因此,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有很强的意识告诉自己,我想要规避我妈对我留下的阴影。每个妈妈心里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所要求,即使我是个高要求的妈妈我也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都要做到第一,没有人时时刻刻能保持最巅峰的成绩。

即使她真的表现不够好,我也希望我说的话只有鼓励引导的作用,不会让她产生一点羞愧

如何一边对孩子提出要求,一边保护ta的自信心☟

我女儿最近开始学钢琴了,我发现她一首曲子总是不能完整地弹好,不是这弹错个音,就是那落了一拍,她自己也经常有种挫败感。这种时候我会对她说:“你已经弹得很好了,就是有那么一小点不太对。你看这首曲子你才练了五遍就弹得这么好,要是你每天再多练几遍一定会弹得更好。”

因为80块资料费,我被全家盘问

————————————

我的父母好像永远都不会相信我。

上小学又一次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爸爸侃侃而谈,妈妈和弟弟笑得前仰后合,我一个清瘦的女孩子我这筷子,眉头紧锁,他们说的话我一句都没听进去,一口饭也吃不下,心里一直掐着点琢磨我什么时候应该说出学校要交资料费的事最合适。全家人都那么开心,我还是别扫兴了吧。

直到这顿饭快吃完,我才鼓起勇气说:“爸,学校要交80块资料费”,声音小到不像是我嘴里说出来的。

“怎么又要交?不是刚交吗?”“上次40是考试费用……大家都要交的……”

“不能拖几天?老师说今天交九今天交?老师放个屁都是香的?” “已经拖了好几天了,同学们都交了……”

“拖几天就把你吓死了!胆子一丁点小!我看你一丁点用都没有!”

我赌气跑了,眼泪在眼眶打转。第二天老师点名,问哪些同学还没有交资料费,去老师那说明原因。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就没去,只是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

我是那么乖的一个小姑娘,从来没有伸手问他们要零用钱,为什么在其他孩子那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在我这里却百转千回备受煎熬。时至今日我都想不通为什么我爸当时要这样做,因为钱总归是要交的,况且家里也并非捉襟见肘,甚至比很多同学还要宽裕。

这些“小事”在我童年经常发生,以至于我有一个破旧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我以后要怎么对待我的孩子,记录这种“负面案例”,在有些地方还划红线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忽略,因为会对小孩造成很大的伤害”。

不知不觉中,你的这些行为也会伤害孩子☟

老人们都说,当妈以后,你就知道父母当初都是为你好。而对我来说恰恰相反,当妈以后,我决定不像父母那样“为你好”。在我和儿子的相处中,信任永远都排在第一位

不管孩子告诉我他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比如在老师那受了委屈或者被同学打了,我从不质疑他是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是不是自己犯错在先,不责怪他为什么自己不会去处理和同学的关系。我一定相信孩子的讲述,再询问细节,判断这件事的严重性,是否需要我出手解决。

爸妈吵架,我被迫选择站队

————————————

我妈是个特别优秀的女人,对自己要求极高,高到她对身边的人的要求也不得不随之提高,当别人不能满足她要求的时候,她就会爆发出来。从小到大,我和我爸都被迫在她的超高要求和暴躁情绪中生活,动辄都是阴着脸,搞得全家都被低气压控场

最可怕的是,这种低气压会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出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好多个除夕之夜我和我爸在满桌子菜前看着我妈的脸色不敢动筷子;在亲戚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妈当着所有亲戚的面指责我爸,让我尴尬难堪。

不止如此,强势的她还要求在她和我爸吵架的时候,我必须坚定地跟她站在一起,指责我爸,让我爸在全家舆论的压力下承认自己的错误。那时的我在想:那是我亲爹!难不成让我因为你俩吵架我就跟他断绝关系?而我的不表态,也会被我妈认为是“你就知道偏袒你爸”,因此被波及到他俩的“战场”。

工作以后,我选择远离家乡,独立的生活让我几乎不会再被她的情绪所波及,这样也慢慢和我妈达成和解。怀孕的时候我就跟老公约定,我俩永远都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如今我儿子已经五岁,如我俩当初说好的那样,我们从不在他面前争吵,我一定要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父母是深深爱着对方的。

独立后,我用乱花钱“报复”我妈

————————————

回忆起我妈,就一个字“严”。

现在想起来我们家大概是家规最多的家庭了吧,多到我的神经时刻紧绷着:见了所有人都要说叔叔好阿姨好爷爷好奶奶好,以至于我因为不知道一个年长女性应该叫阿姨还是叫奶奶所以不知道如何打招呼,愧疚了好久;

非睡觉的时间不能碰床,好几次我同学来家里屁股距离床还有1厘米的时候被我大叫“停!”;

家里那时候明明买了一套沙发,为了怕弄脏,我妈不允许我坐沙发,只能坐小板凳。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同学们开始在买衣服上下功夫,但是这在我妈看来是绝对禁止的。在我离家上大学之前,我花的所有钱的去处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我的每一件衣服都得是我妈跟我一起去,她觉得可以才能买

穿着符合她审美的衣服去学校,看着其他女同学相约逛街,我感觉和她们格格不入。我想不明白,我自己买衣服为什么不可以,我是重点高中的好学生,难道我会把自己打扮成街头小痞子的样子吗?

可能是18岁之前被束缚得太紧,当我自己出来住,赚了钱也独立了,我开始无节制地消费,买衣服、买包、买首饰,家里也很少收拾,保持我妈看到以后就得崩溃的那种乱,就好像要把前十八年应有的轻松全都补回来,像是一种对父母的“报复”

两三年后,心理得到了足够补偿,我的生活终于开始走入正轨,花钱有了计划,家里也适当地保持整洁,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女儿现在虽然才五岁,但是我会尊重她的意愿给她买衣服、买玩具,这些都是我培养孩子“财商”的重要过程

我们的父母一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在他们的眼中,我爱你、我对你好是对一个人最“顶级”的情感。而从这些爱意中走过的我们知道, “爱”不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情感字眼, “爱”有时候会带来无法承受之重,有时候会过度掌控,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施与者的自我陶醉。

“爱”是一种能力,在上一辈手中,它成了管理、束缚的工具;而新一代妈妈们希望给孩子的爱则是尊重、包容。

如何不用“爱”伤害我们的下一代

修炼“爱”的能力

才是这些妈妈回忆原生家庭时的主题

父母给你的阴影你还记得吗?会对你教育孩子有影响吗?

本期主笔 | 你爱的瑶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知识产权等相关权益均归权利人所有,我们尊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知识产权等相关权益之争议,请权利人及时告知我方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