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 | 从野兽国到孩子佛,东西方童话的亲子观有何不同?

作者:蒲公英童书馆mp 05-13阅读:4010次

现实生活中的你,跟孩子的关系是哪一种呢?

  

是抱着不离手,出门怕被拐,洗手怕水烫,吃饭怕噎着……

  

还是保持着看护的心,留给彼此空间,各自成长各自关照呢?

  

《野兽国》里的妈妈怎样与小野兽相处?

绘本大师桑达克的经典绘本《野兽国》提供了这一种危机感的设想: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头小怪兽,大人扮演的可能是凶猛的野兽。

桑达克说过,他一生纠结的一个问题是: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们看似那么的幼小,是如何度过这些危机四伏的童年的?是父母的保护吗?

在他的书中,主人公的父母一直没有出现,母亲只在故事的开端因为孩子的胡闹说了一句:“野兽!”并且不给他吃东西,要他赶快去睡觉。以及故事的结尾,主人公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有晚饭等着他,还是热的。

  

只是这两句,交代了一个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先是惯用的惩罚,然后是怜悯的关爱。

成人在孩子的世界里扮演的是:我们制造了危机,又结束了危机,而我们往往只记得自己救世的一面。

当我们拿出还是热的晚饭时,便觉得我的宽容与慈爱拯救了他。然而忘了,孩子的敏感与强大在与:在你给出“晚饭”之前,他已经宽恕并适应了所有的问题。

  

是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察言观色”?

这种适应成人社会的本领被心理学家称为:“马基雅夫利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查德·科斯提出:人类的进化是被野兽逼出来的。人类的祖先走出丛林,首先遇到的就是野兽,人类对工具的改进,身体机能的不断提升进化等等,正是为了战胜野兽而被逼出来的。

到了今天,虽然这些丛林的野兽消失了,它们却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便是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的社会成人。对于幼小的孩子,保留这种“察言观色”的“马基雅夫利智慧”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食物和照顾。

然而“察言观色”并非贬义词,而是孩子特有的对周遭的敏感。

《妈妈菩萨孩子佛》里的孩子是有佛性吗?

这部针对家庭亲子关系的童话故事集《妈妈菩萨孩子佛》提供了一个比喻:

妈妈是菩萨,无私关爱;孩子是佛,自性圆满。

这本书中的孩子,有着和成人平等的地位,他们可能不被成人理解,但他们跟《野兽国》里的迈克斯一样,有着能应对危机的能力。

不同的是,这里的孩子显示出一种东方的佛性。

这种佛性不代表圆满具足的能力。而是强调了某种缺失的同时,仍能用他们的单纯天真去应对困难,同时,带给成人自省的机会。

  

这幅画出自书中的故事《旅途》,是正反两面看的:故事中的男人,以一种成人的姿态教会孩子去认知事物,在旅途中,以他的角度看是他背着孩子;但孩子在记住事物的同时,也保留了对细节的感动和情感,恰恰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拯救了大人和孩子,所以反过来看,孩子也在背着大人。

  

《破摇摇车与老保安》

老保安的身体是摇摇车的车轮,车轮是一些大人的脚组成的,因为正是这些大人的参与,触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老保安修好了小区里的摇摇车,跟小区里的孩子相处得非常好,但小区里的大人却开始担心老保安的别有用心,于是写信给物业把老保安辞退了。那天晚上,小区里的孩子看见老保安骑着摇摇车变成的马,飞向星空。

  

当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你是怎么作答的?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可以帮大人生小孩的巫婆,她放屁就能生小孩。那些小屁孩只要捧回家里,用家里熬糖水的糖水锅熬上一阵,一个香喷喷粉扑扑的小孩就出来了……

知识是可以累积的,智慧是恒定的

从古至今,人类的知识量在不断的累积飞跃,而智慧却变化不大甚至难以超越。我们至今信奉的诸如孔子、老子、希伯来先知、佛陀和苏格拉底等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宗教大师所讲述的智慧,至今都是难以超越的。

换一种说法,我们认为的那些无知的、弱小的孩子,在他们处理危机的智慧上,丝毫不比大人差。反而我们在社会中不断的挫败和妥协之后,更加坚信丢失的幼时的单纯恰恰是至高地追求。

  

桑达克在《野兽国》里强调人性的独立与自由;《妈妈菩萨孩子佛》则强调了孩子与成人的平等关照以及包容。

我们所认为的孩子的无知,只是基于“知识量”和生活经验上的评判标准,而真正的智慧,从始至终都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衡量不变。

无论是东西方的童话故事中,都将孩子作为一个与成人平等的“人”的姿态在对待。现实中的你,做到了吗?

本文作者

  

马鹏浩,绘本作者、插画师 。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居北京,专注儿童绘画培训与绘本出版。主要作品《妈妈菩萨孩子佛》《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个梨子掉下水》《窗下的树皮小屋》、短篇动画《海轮上的升旗仪式》。其中自写自画的绘本《一个梨子掉下水》入围2014年信谊图画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