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生治病看父母管教孩子

作者:医来er趣 04-12阅读:5769次

从医生治病看父母管教孩子

前几天,一位医生朋友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下午去开会,来自下面医院的主任说,“他们医院有个老主任,看呼吸道感染很出名,每天要看一百多个号。早上八点上班,中午没得休息,晚上八点才能下班。老主任实在受不了,跑到医院人事科提要求。要么提前退休,要么减少号源。

他的号太火了,每天都供不应求,加塞,为什么呀?治疗效果好!凡是发热、咳嗽,都是口服阿奇霉素,静脉用头孢曲松和地塞米松!几乎没有发热不好的。凡是不好的,一定是病情太重转到上级医院去了,并不能说明老主任的医术不好。所以他的名声好,病人多。”

​但凡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感冒,学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并不需要进行抗菌治疗,且病程自限。就算是细菌感染,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才能使用抗生素。如果病人只是咳嗽发烧,但是精神状态良好,其他表征正常,就可以先不使用抗生素,而是选择观察。

也就是说,老主任的做法存在明显“过度治疗”的嫌疑。虽然每次都能很迅速的退烧和止咳,看起来药到病除。但是,抗生素的用量是不是在逐渐增加?不使用抗生素时,病情会好的很慢?更可怕的是,真正需要用抗生素的时候才发现抗生素已经失效了……

这是一个与育儿完全不相关的故事。

但是,我碰巧从中看到了完全相同的内在逻辑。医生治病就如同父母管教孩子。咳嗽发烧就好比孩子“不听话”,是现象;真正的病因可能是感染,而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就数不胜数了。老主任的医术很神,在管教孩子方面,许多父母也跟老主任一样“神”。当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跟我们僵持,积威已久的父母会很淡定的说:“我数三下,你再不听话我就揍你了!1……2……”,孩子立刻唯命是从。

这是一种基于惩罚的管教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效”。当孩子还小,惩罚会让孩子乖乖听话。关于惩罚,我想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样的管教方式是真的有效吗?其实不然,我们都被它表面的效果蒙蔽了。孩子只是出于对惩罚的恐惧而服从你。内心里,他们并不服气。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们会变本加厉。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面对问题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

1、惩罚给人以报复的快感。报复是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

2、人被愤怒、恐惧控制时,会失去理智的思考;

3、我们可能不知道,原来还有别的方法可以用!

第三个问题,明明知道惩罚不好,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呢?

当你想惩罚孩子时,你就问问自己,“这样真的对孩子好吗?”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你又有什么理由控制不住呢?

许多人都曾这样安慰过自己,“其实我也不想打孩子,但是这熊孩子太不听话了,我非打他不可。”也有人这样想,“打在你身,痛在我心。其实,这对我的伤害更甚于对你的伤害。”还有人会这样想,“我打孩子是为了他好,让孩子长点记性,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但是,这一切通通都是借口!

在那一刻,你什么都来不及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你要打你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出掉这口恶气。”但是,这一切通通都是借口!每次打完孩子,气顺了,气也消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深深的内疚感。

看着眼前这个你最爱的人,这个你愿意拼尽一切来守护的人,你常常问自己,“刚才是怎么下得去手的?”但是,这一切通通都是借口!惩罚只能说明你管教孩子的方法少的可怜。或许,孩子服从了你,看起来规矩乖巧,你的管教达到了目的。但是,你可知道,惩罚会带来多大的“副作用”吗?

我有一个表姐,她有一个7岁多的儿子。有一天,这么小的男孩竟然跟她说:“你就知道打人,对爸爸发脾气,对我也发脾气,我长大后要是能不娶老婆就好了!”

另外一个表姐,女儿快10岁了。3岁之后一直都是公公婆婆带着,现在一直都跟她不亲。不经常相处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说的,“你们是坏爸爸妈妈,在我小的时候总是打我,我不喜欢你们。”

惩罚,会给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我们常常只关注到前者。当我们看到孩子身上血红的手印,内心会自责不已。但也仅仅如此。下次你又发怒时,依然会毫不留情的出手。渐渐的,你对来自内心的谴责已经麻木不仁,不以为意。因为孩子身上的伤很快就好了,好到你和孩子都忘记了你曾经带给它的伤害。但是,被我们所忽略的心理伤害恰恰是最严重的。惩罚所给人带来的心理伤害之巨大,很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共同的想象!这种伤害会如附骨之疽一样纠缠孩子,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能摆脱!

我并不是危言耸听。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他的父亲脾气暴躁,在家里,所有人都要听他的。如果事情不如他意,他就会大发雷霆。父亲打过他几次。每次,他的奶奶都会来劝导他,“孩子,你就向你父亲认个错吧!认个错,他就不打你了。”是认错吗?还是继续抗争?为了早点结束身体上的惩罚,他选择了前者。

他说:“那个时候,他的内心是绝望的!父亲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给了他生命,养他,可此刻,却在以最残忍的方式伤害他。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明明觉得自己没有错,却不得不认错!”

在他的童年里,父亲的权威是他始终不敢触碰的高压线。后来,他变得总是讨好别人,避免和任何人发生冲突!为了让别人满意,他常常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让·皮亚杰定义了每个人在学习爱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阶段一:自我

阶段二:取悦他人

阶段三:公平

阶段四:法律秩序

阶段五:伦理道德

阶段六:普世价值

很显然,他处在第二阶段:取悦他人。并且,他一直停留在了这个阶段。取悦他人者是外在驱动,只知为他人服务。如果让别人满意,他就会感觉良好。他不怎么关心公平和规则,只会一味服从和接受。他错误的通过他人来定义自己,因此常常感觉迷茫,寻找不到自我!

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没有成长出健康自尊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管教孩子呢?其实很简单。

一、接受孩子的情绪,情绪本没有错。

二、弄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当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行为就很好理解了。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哭,允许孩子慢慢的自我调整。尽管慢一点,但这无疑是更有益的!

医生朋友说:“如果我跟他各开一个诊所。如我不走捷径,那一定是好几天不退热的。即使有人愿意接受治疗,我也要花很多口舌来解释,性价比根本不值!他是门庭若市,我是门可罗雀;他是朱门酒肉臭,我是路有冻死骨。”我说:“如果我生病了,我一定会来找您看病的。”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需要答疑解惑,欢迎关注公众号:医来er趣。

作者:宝贝夕的臭屁羊医来er趣育儿达人

声明:原创作品,首发医来er趣公众号,图片已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医来er趣,长期邀请三甲医院妇产科、儿科、疫苗、皮肤科、营养科和心理方面的医生为您做专业的科普课堂和在线答疑。旨在让女人更健康,怀孕更容易,育儿更加科学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