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内心其实在庆幸他人失去了努力的渠道

作者:大观家庭 05-17阅读:4526次

“不就是养个娃吗? 放!轻!松!”

珊爸的第 7 篇严肃教程

“学而思”再一次因为被成都五区教育局联手“查封”而横扫朋友圈。

纵观学而思的发展历史,“被打倒”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了。虽然从来没有人为它“平反”,但一次次在被踩在泥土中后又顽强地爬起来,可见它生命力之顽强。

这个中的道理,我之前已反复论证,啰嗦程度甚至连我自己都嫌弃了。简单来说,目前的教育资源以及后续所有的社会资源,在我们的国家,都是相对稀缺的——如果不说极其稀缺的话。好的学校为了提供公平的入学途径,总要有个选拔机制——如果不是学而思,总会有“跑而壮”、“舞而美”、“弹而优”出来充当这个角色。寄望于靠“玩而乐”,“德而仕”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在目前看来还非常不现实。

当然,不管是哪种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总是会出各种的问题——例如本来是锻炼思维的课程变成超前填鸭和死板应试,例如各种机构用自己的考试垄断了本来应向大众公开的民校入口,例如竞争过于激烈导致像冷战军备竞赛一样的过度竞争,拖垮了家长和孩子等等。

从之前的系列文章中,很多家长能感受到我对奥数的态度——哪怕不说是“鼓吹”,至少也是“推崇”,但是我却从不认为“学生都应该去上学而思”。我认为目前的论述不够,所以还不是抛出结论的时候。当然,结论也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

我今天想说的是——在身边的舆论在吹捧“废除应试教育”的时候,能不能独立思考和清醒对待孩子教育问题,将极大影响家长和孩子两代人的后半生。

01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大快人心的“嘴炮”观点,甚至政府政策引导,都不见得指向了最好的结果。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过去十年关于房价的论调了。任志强和牛刀关于房价之辩言犹在耳,今天的房价比起2010年已经翻倍了。

房价的走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涉及到凯恩斯主义、M2增长、分税制、经济硬着陆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最复杂的是,房价既受国家看得见的手控制,但实际又不受控制;看似是一系列矛盾的偶然选择,却又是某种必然出路。

我无意探讨房价涨跌之谜(事实上我某种程度上很认可一些经济学者将中国与日本楼市崩溃作类比的研究),这里想说的是,每次正反双方激烈开火时,身后都有各自的大批追随者。

一部分人甚至没有理解背后的经济学术语的时候,作出了跟随自己内心的选择——寄望房价下跌,让自己已经拥有的那点存款就可以买得起房,还希冀那些砸锅卖铁买房的人脸上露出崩溃的神情。

因为如果选择相信另一方,代表的是节衣缩食地过日子,代表后半辈子背负着巨额债务残喘,代表被捆死在工作岗位上生怕哪天失去收入。因为不愿意选择冒险和付出,所以选择相信让自己过得舒适的声音。

十多年过去了,当初为了对家庭或者自己负责,选择一辈子背负债务的人,可能因为岗位晋升、工资提高,已经提前还贷或者二次置业了。而选择等待历史回头机遇降临的人,很可能还在等待。

无论是国家提出的调控房价论调还是专家坚称房价要跌的观点,总有人选择相信或不相信。但是那些选择放松自己,准备着嘲笑身边人为生活拼命的,每每都被历史打脸。

02

竞争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的组织方式,哪怕用各样的理由拒绝相信,它依然在那里,不增不减。

有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那里的工作轻松自由,上司亲和,同事互爱,每天恰到好处的工作量,薪水可以负担起心中的每一个欲望。

也有的人心中为孩子准备了一个桃花源,那里上课学习不用考试,入学升学顺其自然,老师有教无类,同学都同等用功。

这样的世界存在吗?存在。

我看过很多文章,作者摆脱了竞争得头破血流的惨痛生活,带上难以适应恶劣教育环境的孩子,一起逃离国内一线城市的喧嚣,在某个发达国家宁静的小城市敲下描述自己桃源生活的文字,庆幸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在我看来,很多发达国家有着轻松的生活环境,让人感觉付出和收获可以取得比国内好的多得平衡点,原因是——通过这么多年的经济积累,发达国家消除了贫困和饥饿,让普通百姓可以过上比国内体面得多的生活。

在白领、蓝领和无业人士都不用担心生活、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结构,每个人都有站直腰板鼓吹平等和梦想的资本。

但是,请不要忘记,西方国家精英阶级的教育,从私立贵族幼儿园开始,辅以各种课业辅导产业。在普通人家的孩子在看似“都一样”的学校中接受教育时,精英阶级的孩子在知识、能力、思维、眼界方面接受着全方位(当然努力程度也是加倍)的教育,同时早已将进入常青藤、就业大公司、积累资源从商或从政列入自己的人生规划。

一个又一个的创业故事掩盖了发达国家社会阶层流动减少的事实,这种流动的停止不仅是基于财富,更是基于选择——当更多的人选择放弃竞争进入更高的阶层,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就越得以平安延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因此,(通常是一线城市的小资产阶级家庭)选择在国内急流勇退选择出国为孩子寻找更好的竞争环境,我称之为“选择的胜利”。在发起冲锋之前选择鸣金收兵,不损一兵一卒宣告大捷,也是一种胜利。

至于选择(或“被”选择)国内教育,但时刻担心孩子被“丛林法则”腐蚀,反对考试,拒绝竞争,要求还孩子“天性”的家长——

鸡汤会越喝越浓,桃源会越来越真,在食物充沛的时候,“弱肉”不再需要被“强食”——但自己也只会有吃草的选择,因为话语权永远还是要靠竞争来获得。

03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最难执行的的地方在于,人往往低估了“准备”的要求。

面对学而思被封禁,有的人拍案叫好庆幸身边奥数牛娃和自己的孩子回到同一起点,有的人已屏息静气开始研究升学政策确保其他途径抢占优质资源。

我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恰好遇上教育管理部门提出“减负”,学校的放学班被取消,课后作业大大减少,早早放学的我无处可去。幸好学校还留了老师和教室让我们自习,所以我的小学中高年级,下午都是陪伴着各种书度过的。

每天晚上回家,没有作业可做的我,由母亲亲自备课教奥数。那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也不知道任何的奥数升学途径,学这个纯粹是因为——我还比较有兴趣,而且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放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纯粹的素质教育。

1973年“白卷英雄”的出现,影响了一代人对于学习的看法。但是逆流总是要被纠正的,社会发展始终需要有知识的人才。正赶上1977年恢复高考的母亲,对于这一点似乎有着别样的感悟,因此早早断言——学校减负,学生不能减负,知识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因此在升中考、中考、高考中,不算特别聪明的我,凭借着先飞一步的优势,一路顺利走过来。

而现在一些牛娃的家长则是全面部署,步步为营。除了学奥数、英语、作文,也学钢琴、羽毛球、美术。该培养逻辑思维的时候,奥数考试可以脱颖而出;该培养独立思考的时候,可以自己在图书馆查资料写小论文;该培养文学修养的时候,优美的作文让人拍案叫绝;该培养艺术细胞的时候,欣赏交响乐会也可以高谈阔论。

每次教育部门提出“减负”、“废除奥数”、“禁止小升初考试”时,这些做好万全准备的家长都只当作清除竞争对手的机会;而另外一些家长却指望政府的这些手段可以帮忙将优秀的孩子拦下了好让自己慢慢追上。

所以“废除奥数”的新闻传出的时候,这些奥数成绩优异的“既得利益”家长往往不会出来声援——因为时间都用在为下一场竞争做好准备上了;而声讨则是源源不断——因为用键盘敲出自己的牢骚比下决心为教育付出更多的汗水要简单得多。

珊爸讲奥数系列:

  • 《奥赛金牌爸谈奥数(一) | 奥数是怎样一步步变得“臭名昭著”的?》

  • 《奥赛金牌爸谈奥数(二)|看过这篇才知道,差点儿就让娃学了假奥数》

  • 《奥赛金牌爸谈奥数(三)|数学世界观(上):数学思维到底是什么》

  • 《奥赛金牌爸谈奥数(四)|数学世界观(下):没读懂这一篇,你还好意思黑奥数?》

  • 《奥赛金牌爸谈奥数(五)|去学而思学奥数,学傻了还是学聪明了?》

  • 《奥赛金牌爸谈奥数(六)|别傻了,取消奥数就能减负吗?》

文 / 推崇虎式教育的 @不严肃育儿(ID:T-reading)

大观家庭(ID:thedaguan)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大观家庭(ID:thed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