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学会这些方法,请不要再”以暴制暴“

作者:蹦跶爱调皮 05-21阅读:2500次

研究表明,孩子从2岁左右起,就有了“怒”的意识,当他感到威胁或是受到侵犯的时候,就会用哭闹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不快。孩子只要有了自我意识,就跟所有成年人一样,有喜怒哀乐,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

细心观察孩子,理解他们的感情需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

父母经常会为孩子的怒气和恶意所吓坏,或是手足无措,或是以暴制暴,但是父母必须记住,如果我们像孩子一样不去控制,事情会变得更糟。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各种各样,父母应对的原则应该是“冷静”“关爱”“智慧”。以下就介绍几种颇具童趣的方法,可以让妈咪和爹地在宝贝发火的时候,见招拆招。

分心法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一点怒气来的快,可能也去的快。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能在火苗刚刚燃起的时候,及时扑灭,就能起到良好的防范作用。“瞧!那里有一只蚂蚁在爬,你快看!”突然袭击可以让孩子从怒火莫名其妙的熄灭,孩子很快就投入到令他感到好奇的游戏中去。

发泄法

当分心法不起作用的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发泄了,那么就让他发泄一会吧。不如和孩子来个枕头大战,或是让小拳头落在父母的身上,父母再配合做出痛苦的表情,很可能怒火很快就会转变成一场游戏,孩子也会因为精力的消耗,而变的不那么气鼓鼓了。

比赛法

孩子因为疲倦,可能在大街上就撒泼,不想走路了,那么父母可以说:“我们比赛,看谁先跑到前面的路口。最后一个是臭鸡蛋。”这种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重新振作,不再情绪低落。

冷冻法

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父母要把握原则,既不能表现出怒气,也不要过分的溺爱。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哭闹而不去理睬他,等他恢复平静以后,父母可以通过耐心的教导,让孩子明白“无理取闹”是没有结果的。但是政策一定要始终如一,否则今天父母高兴了就满足他,明天父母心情欠佳又不予理睬,这种朝令夕改会让孩子摸不清楚方向。

应急法

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哭闹发脾气,无疑是最让人头痛的。当孩子的坏脾气影响到了周围的人,妨碍了他人,或者要赶飞机、火车等,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可以用“奖励”或是小小的“恐吓”来应急,让孩子听话。但是这是应急的措施,并不提倡,只有在非常时刻不得已而为之。

此外,当孩子受到某些疾病困扰的时候,身体有难以形容的不舒服,孩子的语言能力可能有限,也会表现出不高兴,那么就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及时为孩子治疗,而不是当做坏脾气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