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惩罚孩子最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作者:亲宝儿歌动画 06-19阅读:4257次

孩子犯错该不该罚?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小编之前看过写过一篇《为什么2岁和6岁的孩子打不得?》,但是孩子犯错必须要纠正。就像小树苗,成长中如果长偏了,及时纠正是最好的呵护。

1、自然后果惩罚

孩子犯了错,造成不良的后果,让他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所犯的错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2、事前告知惩罚后果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如果父母决定惩罚孩子,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3、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孩子们一般有自己喜欢的特殊待遇,如玩某个玩具、看某个动画片等。一旦孩子犯错,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性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4、事不过三

“事不过三”能让孩子事先认识到重大后果。孩子犯错时,可以告诉他:“这是第一次!”并明确告诉他重大后果。再犯时,“这是第二次!”最后告诉他“这是第三次”事不过三,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5、“量刑”要适当

惩罚必须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为前提,目的是激起孩子的羞愧感。所以要避免态度粗暴、生硬、讽刺、挖苦,更不能恶语中伤或体罚孩子。

6、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奖罚分明,才会给孩子树立父母的威信。孩子才会真正地听从父母的教导。可以规定一些当孩子做了就会有奖励的事情,让孩子自觉往好的方面去努力与发展。

7、可以对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一般5岁以上)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接受奖金的含义,那么就会懂得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比如,家长可以为孩子设定,不收拾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如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两枚一角硬币等。孩子们渴望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8、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犯错后,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

9、坚持一种管教方式

无论父母使用哪种管教方式,都应该事先给给孩子解释清楚。如果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教方式,要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不要总是变换不同的方式。

案例一:

上幼儿园后,小小费表示出非一般的叛逆。到了饭点,姥姥满屋子追着跑,也许他闹觉、也许是没玩够,总之他把头摇得如拨浪鼓:“不吃不吃!”换了姥爷上阵,好说歹说,姥爷端着碗违背了我定好的“不再喂饭”的原则,居然孩子小手一扬——啪地将碗推翻。

热滚滚的汤汁、肉菜倒了一地,姥姥腾地就变色了。怒火窜上每个人的心头。孩子也被吓到,预感到接下来的暴风骤雨。怎么办?打手板心、罚站、还是把他放膝盖上打屁股?

无数种惩罚措施在脑子里闪过,卢梭的“自然惩罚”定律占了上风。教育家卢梭对孩子犯错的惩罚认为:“应该让孩子从经验中获得教训。如果孩子有冒失的行为,你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

比如,孩子早上出门不愿意添衣服,可是天气很凉。那你就让他穿得单薄,受冻以后他再也不会任性了。苦果,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和任性买单,只有他尝到委屈和酸涩,才能真正获得教训,比打屁股、打手板心,都来得刻骨铭心。

于是我心平气和地跟他说:“你不想吃对吧?那我们今天说好,这一顿就不吃了。如果饿,是你选择的。”随后,家人收拾好一片狼藉,我们继续陪他玩。

平静下来后,他是真的肚子饿了。于是爸爸给他一个台阶:你去给姥姥道歉,告诉她你错了,想吃饭。孩子立马跑到卧室,我听见一句清脆的“我错了!”心中甚是宽慰。很快,热腾腾的饭端上来,孩子三下两口自己吃得干干净净。

这时他说,还想吃。我们告诉他:你刚才打翻了一碗,所以只能饿着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即贯彻了我们的原则,也没让孩子饿着,还让他接受了挨饿的教训。

案例二:

对不听话的孩子,最好有惩罚的手段。让孩子面壁、坐小凳子上反省错误,都是好办法。如何让他们主动去反省,这里分享国外的家长做法。

在家里准备一把小凳子,当孩子犯错时,把他带到这把凳子前,告诉他惩罚的时间是3分钟。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要惩罚。孩子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坐凳子上,逃跑、在地上打滚……那么,每次他从凳子上下来,就要重新计时。不解释!

而孩子会一次次试探家长的底线,一次次从凳子上下来……直到最后他意识到,这样做没用,老老实实坐满3分钟。当然,时间到了以后你要再次解释为什么惩罚他,告诉他必须道歉,给他一个拥抱。这样做,比发脾气或者打骂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