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信心培养家长怎么做?真实案例分析帮你解惑

作者:任淑一 09-14阅读:2984次

运用PBL教学方式,通过单一被试实验、实践法相结合,观察儿童的不自信行为、在过程中采取干预措施、总结干预后的行为变化。

案例一:球球 4岁 幼儿园 男孩

不自信行为表现:

在跟别人说话时或者别人对他说话时,球球眼睛总看向别的地方,不愿意看着对方。

干预与效果:

第一周:提醒并示范他跟别人说话时看着对方眼睛鼻子三角区域,是对对方基本的尊重。

“球球,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脸部,听你说话的人能感觉到你是认真的。如果眼睛看向别的地方,会让人觉得不是真的想跟他说话,你试试像妈妈跟你说话时看着你一样在你说话时看着对方。”球球点了点头。

这一周不断的示范给他看。他在跟别人说话时只能看两眼就看向别的地方。

第二周:我开始带他做一些他垫垫脚能做到的事情,培养他的自信心。比如体育运动,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最后加到两圈,在他达到终点体会到成就感的时候及时给他肯定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自己能做到。鼓励他自己穿衣服,自己用筷子吃饭。

第三周:说话的时候基本可以看着对方,偶尔也会中间眼神飘向别处,但总体改善了很多,带他到人多的地方,比如学校食堂,操场等,会及时肯定他做的好的地方,让他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做到,增强他的信心。同时会跟他一起看动画与人说话时别人是怎么做的。

第四周:基本可以大大方方的看着别人说话或者听别人说话。继续带他做一些需要稍微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总结:通过四周的干预实验,孩子基本上改善了说话不敢直视对方的问题。证明这个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案例二:群宝 10岁 五年级 男孩

不自信行为表现:

在游戏中对于自己“不擅长”或者“不感兴趣” 的项目中,直接拒绝。

在学习方面,对于自己的“短板”科目,逃避不愿面对。

干预与效果:

1、具体表现:在折纸飞机的游戏中(他不擅长),还没有开始折,他就表现出比较畏难,不愿意开始,拒绝。

干预方法:老师鼓励及给与信心支持

干预后结果:可以开始,但是还会不断的找老师给与帮助。“老师帮帮我,我折不好”。对于自己折完的作品,也特别不满意,找出各种理由,说明这个是老师折的。并表示其他同学都比自己折的好。

干预结果分析:鼓励对于他的效果不佳。但是可以带动他一起做。

2、具体表现:背英语课文。老师留作业是背诵,回家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这项作业,实在拖不过去了,读一句,开 始发脾气:“这怎么背啊,我完全背不下来……”扔掉书,做撕扯状。

干预方法:妈妈过来了,拿起书本对他说:咱俩一起看看行不?

干预后结果:一起背,把段分成句,把句分成词。可以完成背诵,但是中间会发生各种“我不干了”“我背不下来” 等等各种情绪。

干预结果分析:“陪伴式”可以完成任务,但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即使很好完成任务,依然建立不起他对这个任务的信心,再次遇到后,故事还会“重演”。

总结:在两件事情中,妈妈都采用的是陪伴和鼓励的方式,能够在问题发生的当下帮助到孩子,但是没有持续的作用。妈妈过多的给与了帮助,反而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所以不能帮他建立持续的自信心。建议除了陪伴和鼓励,学会让孩子自主的去解决问题。当他能够不在旁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一件问题时的成就感,才是能给到他自信的内动力。妈妈可以反馈给孩子:这件事情妈妈也没有办法,你能自己来解决一下吗?或者妈妈不是全能的,也有一些事情是不会的,所以这件事情需要你自己来想办法了,等你弄会了,来教给我吧!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进步不仅仅在于昨晚了多少道题目,背会了多少单词,更多的应该体现在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学会独立思考。父母如果把本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替他思考了,就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性,自信心的培养就无法进行了。

案例三:淑宝 9岁 四年级 女孩

不自信行为表现:

孩子7岁上小学二年级时,身高比较矮小在班级里是第一排位置,排队是第一个,所以非常在意自己的身高,非常不喜欢别人评价自己的身高,并为此苦恼,担心。

孩子从学校回来神情沮丧对我说:“妈妈,我的心情很不好,我换了新同桌。她总是欺负我,她不和我说话,我坐在位子上,她总是推我。我都主动和她说话了,但是她还是不理我,她一定是瞧不上我这个小个子。”

今天上体育课同学们都不和我一起搭档玩游戏,他们说我个子太小了,不想和我一起玩。”“妈妈,就是因为我个头小,他们都不喜欢我吗?我什么时候才能长高一点。”

孩子三年级8岁,班里竞选领队班长,她非常想参加,在家里也把口号练习的很好,但是她却不敢在真正竞选的时候参加,她说:“妈妈我肯定不行,我个子这么小,同学们肯定会取笑我。”

孩子三年级8岁前后,积极参加歌唱比赛,但是歌唱比赛前经常会说:我肯定不行,拿不了一等奖。

干预与效果:

针对孩子以上几种情况,我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给予肯定及鼓励】和【赏识教育】三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我的具体行为如下:

具体表现:孩子从学校回来神情沮丧对我说:“妈妈,我的心情很不好,我换了新同桌。她总是欺负我,她不和我说话,我坐在位子上,她总是推我。我都主动和她说话了,但是她还是不理我,她一定是瞧不上我这个小个子。”

干预方法:我安慰的抱了抱孩子,跟她说:“入学的时候,你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其他同学都要大你1年到半年,所以他们看起来个子会比你看起来高一些。你慢慢也会长高的,但是这需要时间一点点长高。现在是春天了,这个季节是小朋友长个子的时候,所以你过段时间会发现自己又长高了,你没发现你的衣服又小了吗?”孩子看看自己的衣服,不在觉得沮丧了。

同时,引导孩子平时注意膳食搭配,营养;帮孩子测量身高,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给孩子主动购买车票,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变成大孩子了,对自己更有信心。

具体表现:今天上体育课同学们都不和我一起搭档玩游戏,他们说我个子太小了,不想和我一起玩。”“妈妈,就是因为我个头小,他们都不喜欢我吗?我什么时候才能长高一点。”

干预方法:“你在学校,学习没有比别的同学差,体育测验每次也都达标,老师安排的事情你也都能做好,妈妈觉得你已经做的非常棒了,甚至比那些大你很多的同学做得都好,你是不是也很厉害!他们没有跟你一起玩,可能是因为一起游戏会不协调,或者已经选好了搭档,你可以找和你身高差不多的同学一起,或者主动去找找其他新搭档,这样游戏搭配也会更有趣的。”听我这么说完,孩子明显开心很多。

同时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跳绳,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等,孩子在这些方面每一次的成功,让孩子的自信又多一分。

具体表现:班里竞选领队班长,她非常想参加,在家里也把口号练习的很好,但是她却不敢在真正竞选的时候参加,她说:“妈妈我肯定不行,我个子这么小,同学们肯定会取笑我。”

干预方法:你的声音这么洪亮,动作这么标准,应该去参加,自信勇敢的人,没有人会取笑的。即使没有被选中也不会是因为身高,也许是老师需要一个男生?很多事情,不一定非要看结果,试一试也是好的,你说对吗?

孩子会考虑妈妈的建议,去主动自己解决一些事情,尝试去参与一些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胆量了。

具体表现:孩子积极参加歌唱比赛,但是歌唱比赛前经常会说:我肯定不行,拿不了一等奖。

干预方法:你一直准备的很充分,也有几次临场经验,上次还得了歌唱比赛2等奖,你只要按照平时发挥来唱,不用紧张,也不用担心结果。即使这次没有得奖也很正常,哪个选手都是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功的。

经常给孩子推荐一些比赛,让孩子克服紧张,与自卑,慢慢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很自然的去参与比赛,更重视比赛前的练习过程,而不会把输赢看得过重。

干预结果分析:经过这几个方面的引导,孩子的自信心的确得到了一些提升,同学关系也更加亲密,有了拥护自己的的好朋友,也会自己去处理很多学校,同伴、老师等方面的问题。

总结:

随着孩子进入七、八岁,他们开始从家庭主导的成长环境进入到复杂的同伴世界。他们开始理解并交流很多复杂的想法,善于表达自己的愿望,也应能分辨出不同的友谊形式。他们更看重如何与学校的同学相处融洽,通过团体活动来确定自我的形象,在运动能力、外貌、头脑或者是穿着打扮方面,开始在意来自同伴的评价。孩子自信心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伴的肯定。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着重看到自己的局部特征,(“我的眼睛很小”,“我的身高很矮”)做出不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也有些孩子会根据同伴的评价来界定自己,即使父母会告诉孩子,她很可爱,很优秀,但是她也会因为在同伴面前的表现感觉到痛苦。虽然这是种痛苦不安的体验,但是因为这种相对复杂的思考,和微妙的推理,孩子会迅速发展对外关系的协调能力。在这个时期,父母要让孩子完全参与到同龄人的群体中,可以先把事情交给孩子去处理,让他去理解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多种多样人际关系。从更加复杂的层面客观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也会促进孩子的处事能力及自信心培养。

日常生活中,孩子与父母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能给儿童营造安全感,从而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学习接触外界,更好的建立自信心。让孩子在同伴中树立威信,往往先从体能的竞技开始,故良好的身心健康是儿童树立自信心的基础。可以鼓励孩子这个时期多参加体育活动,学习体育项目,肯定自己的能力。父母发自内心的赏识,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赏识的力量,从而让孩子有效的建立自信。

案例四:

北北 4岁 幼儿园 女孩

不自信行为表现:

1、北北去幼儿园会大哭,到新的环境需要观察很长时间,典型:3岁8个月入幼儿园用了七个月的时间来观察适应.

干预与效果:

针对孩子以上几种情况,我从陪伴、倾听、预防、肯定四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我的具体行为如下:

具体表现:北北3岁8个月入幼儿园用了七个月的时间来察适应,入学前两周在校门口抱着我的脖子大哭,每次都需要老师用力抱过去;两周后可以不哭着进校门口,但依然不离开妈妈需要老师抱;一个月后可以跟着老师入园,入到园里不脱羽绒服、不把书包放下、不跟小朋友交流。

干预方法:老师方面

1、用语言肯定她的同时提醒其他的小朋友关注到北北:我看到北北给xx的水杯里倒满了水,XX我们来一起谢谢她。

2、教室里北北自己独自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抱着书包坐着看其他的小朋友,会有一个老师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做手工不说话的陪着她,让她感觉到被陪着,而且还有自己的空间。

3、北北喜欢帮助人,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卫生值日表让她加入到集体活动中来。

干预方法:家庭方面

1、带她到陌生的环境里,我和爸爸主动去跟不认识的人打招呼,让她看到我们是怎么生活的

2、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扎堆,增加友情的链接

3、开学前跟老师沟通北北的性格特点,让她们对北北有个概括的认识。

4、回到家里她把一天积压的情绪释放出来的时候,我和爸爸做好了充分的心里准备允许她有“无礼要求”,比如说她要吃苹果,拿过来掉地上,她会哭着说重新去洗,洗回来,她继续哭,依然说去洗,来回重复多的时候有二十遍。

5、给与她充分的倾听“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没有妈妈”“嗯,你不想去幼儿园,想要和妈妈呆在一起。”

干预结果分析:经过漫长的七个月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北北彻底的颠覆了我对她一开始的认知:她是个安静谨慎型的孩子,去到陌生的环境里需要观察很久。她依然观察,但会很快融入环境。现在她6岁8个月是个阳光开朗的孩子,入小学的第一天交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见到我们的朋友很自然的问好,介绍自己。

总结:通过家校两方面的帮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能够很好的在幼儿园正常的生活。像北北这一类有些敏感特质的孩子,因为属于慢热型,进入陌生的环境她会有一个观察适应的阶段,所以会比其他孩子适应性慢一些。她们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比如老师,小朋友,甚至是其他的陌生人的评价,她们喜欢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所以对于孩子的赏识教育,比较能够帮助她爱上一个新集体和老师。其次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导给孩子,家长的不安情绪也能够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多给孩子一些积极向上,快乐的信号传达。

孩子不自信好多都是家长看到这个行为,然后用成人的标准给孩子贴上标签造成的.对待孩子经常用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眼光,给予及时的鼓励、支持、肯定和接纳。孩子将会从家长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舞,本来很细小的优点变得越来越突出。把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贯穿到家庭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究和丰富自信心培养的形式,让孩子树立坚定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