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岁认字?怎样认字?我用5年研究告诉你答案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12-07阅读:5723次

很多妈妈问我孩子学龄前是否可以认字?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Jennifer Zosh的一个观点:

Zosh的团队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她们选了48位年龄在3-3.5岁的孩子,给这些孩子看一些物体,有的物体孩子们熟悉,有的物体孩子们不熟悉。在看到不熟悉物体的时候,Zosh会教孩子这些物体的名字,但是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告诉孩子名字,另外一种是引导孩子通过推理的方法去发现名字。

实验结束后,Zosh测试了那些孩子们对于新单词的记忆能力,结果发现通过引导方式学习单词的,比通过死记硬背学习单词的效果要好得多!

Zosh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学龄前的孩子完全可以开始认字,但是这种认字非常讲究技巧,如果死记硬背的话,对孩子的记忆力帮助不大,但是如果讲究引导的策略,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坦白说,这几年来我带两个孩子亲子阅读,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们如果真的想帮助孩子发展文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启蒙策略一定得跟着孩子的年龄段发展。这才是真正合适学龄前的识字启蒙。

“认字”是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水到渠成的结果。无论中文还是英文,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只要孩子表现出对文字的兴趣,我们就可以积极回应它

而且很多时候,比起死记硬背的机械背诵和抄写,学龄前识字最重要的是创造合适的环境,鼓励和激发孩子对文字的觉察和好奇,你看下面这个作业,其实也是孩子水到渠成的表达方式之一啊。

△ Joshua的作业笔记

今天的文章就来跟大家好好分享一下,一些关于孩子学龄前文字功底的培养,以及我们应该注意和不需要那么注意的地方。

这也是我陪两个孩子走过的文字启蒙之路,虽然他们现在的识字量很大,但这些在我看来,也不过是“顺势引导”的缘故,它花的并非是时间,而是心思。

0~2岁

多跟孩子说话

对于两岁之前的孩子,我们要先保证和孩子的对话数量

其实如果我们有意识地留意一下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根本离不开文字,所以我们带着孩子发展阅读能力的最初大环境,便是告诉孩子:你看看,我们身边有很多抽象的符号呢。

当我们多跟孩子说话,并且给孩子提供一个可觉察文字的环境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这些抽象符号所赋予的意义。

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给他看的每一本书,都可以用手指着封面告诉孩子:

自言自语也没有关系的,孩子会顺着你手指的字而强化,看到封面上的那些符号。

平时带孩子坐车的时候,孩子正在左顾右盼呢,也可以带孩子去看看路边的标志。我也会经常跟孩子说:

从小给孩子种下这个习惯,你会发现他们对文字的好奇心是水到渠成的。

△ 孩子对班群聊天话题的兴趣

就像现在,我家两个孩子已经四五岁了,但我还是会跟他们一起讨论班级群里的事情,又或是一起看我写过的文章,一边看一边聊天: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其实都和文字息息相关,而让孩子从小注意到这些基本的信息,纵使零碎,也是孩子真实可感的生活,更是孩子最初对文字好奇心的萌芽

2~3岁

拓宽词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上周团Raz分级阅读的时候,有粉丝朋友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我说,这是因为Indigo相比Blue是更丰富的一个词汇,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词汇的丰富度呢。

就好像我们开始用“浏览”这个词来替代“看”,用“人山人海”这个词来同样表示“人很多”的意思,用“长尾小鹦鹉”替换“小鸟”,这些词汇量的增加,都可以帮助孩子去开拓自己在文字上的丰富度和拓展性。

在这个过程中,跟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去扩展,更重要。

如果你发现两岁的孩子喜欢唱歌,但其实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跟孩子一起讨论相似词组的,比如我当时给孩子看的这三张卡片,便在同时延伸了孩子对于单个词汇的同类对比空间。

△这里涉及到了三个词汇:睡、坐、唱

如果孩子对恐龙好奇呢?像Joshua对恐龙好奇的时候,就会问很多恐龙的问题,为了让他能搞清楚霸王龙、翼龙之间的区别,我用了对比描述:

△截图出自「优陪会员计划」语言课:用鹰架陪伴法促进孩子语言发展

这些对话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却可以帮助孩子积累更多的细分词汇量。此外,让孩子更多地接触描述性和抽象性的词汇也很重要。那么从何时开始,我们可以跟孩子去沟通这些复杂情绪词汇呢?

答案是两岁后,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利用上下文的线索来帮助孩子了解这些词汇,比如在看绘本的时候,问问孩子:

给孩子一个语境,去思考和注意到这些复杂的抽象词汇,比如“滑稽”、“惭愧”、“害羞”,慢慢地孩子自然便会明白,这些词汇原来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他不一定会在第一次听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就熟悉他们,但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和他能够描述的经历,最终习得这些新单词。

3岁以上

提高孩子的故事性和逻辑性

在提高孩子的词汇量的过程中,故事是一个无法或缺的要素,孩子需要听到更多描述性的,和概念性的词汇。

听故事、讲故事、创造故事,帮助孩子去描述和总结故事,对孩子的词汇量和文字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古诗和成语是这个阶段很好的载体,因为它既有文字的韵律感,也有文字的丰富度,更包含了很多的趣味性

△我习惯带一本诗集和孩子赏诗

像我家两个孩子喜欢的《静夜思》、《鹅、鹅、鹅》,成语诸如“龟兔赛跑”、“拔苗助长”、“曹冲秤象”,平时跟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都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多文字背后的故事。

我喜欢跟孩子一起分享故事,也会邀请他们做更多的回忆和延伸,比如之前在读《小红帽》的时候,我们最后的讨论点便是:“还记得我们前段时间,回老家看望太爷爷太奶奶的事情吗?”

比如去距离多远的地方,如何看望,我们的心情如何,并且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多少丰富多彩的事情。

当我们跟孩子进入这些讨论时,我们可以去帮助孩子重新定义更多的词汇,从而提升他们的词汇量。

3.5岁以上

让孩子在生活中开始运用词汇

前两天Joshua默默地翻看我的手帐,看到我规划的每一个月要做的事情,然后翻开第12月份的一页纸,在12月5日那里,认真地写上“小坤生日”这四个字。

这些文字其实只不过是孩子想要表达内心想法的一个载体,是他沟通的一个桥梁,这便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从孩子们上幼儿园,生活中很多需要运用到和他相关的词汇,我都开始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了。比如每一幅涂鸦作品后,鼓励孩子去写下自己的名字,哪怕是歪歪扭扭的英文名,都值得鼓励和肯定。

之前「优陪会员计划」里设计过一个音韵觉识的游戏,音韵觉识指的是语言使用者能够分辨语音内在成分的敏感度,也就是语音分解能力句子 - 字词 - 音节 - 音素。

这个游戏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跟孩子好好玩玩,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运用词汇。

我们一般从句子开始,以“This is a rabbit”这句话为例,一共有四个单词,我们可以在纸上画四个格子,清晰地读出这个句子。

每读出一个单词,就在格子上放上相应的小物件(比如实物,也可以用画圈代替),作为强化。

单词也可以这样做起来,比如“rabbit”这个单词,一共有两个音节“rab”和“bit”,那就画两个格子,对应兔子这个形象。

△截图出自「优陪会员计划」语言课:音韵觉识练习

让孩子更了解文字的构成,也需要明白原来音素无处不在,中文的音节和英文的音节,原来还有那么多神奇的地方。

这些都能让孩子在生活中把词汇运用起来,让文字成为他们的好朋友、熟悉的小伙伴。

我一直坚持的一点是,听说读写,是不分家的。而文字和说话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文字是抽象符号,这是我们社会的语言。

所以哪怕是学习能力再强的孩子,如果没有成人有意识的引导,我们的孩子并不会真正地留意到身边这些抽象符号和自己生活、自己认知世界的关联性。

如果你也明白文字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比起让孩子去反复抄写、不停背诵,不如真正地把“听说读写”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跟亲子阅读紧密结合的识字,才是我们要积极做起来的,有效又合理的学习识字之路。

让兴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可以围绕文字的兴趣,去产生他最动人的“十万个为什么”,跟着孩子的好奇心走,我们才能真正地收获那一份最宝贵的学习力,才能真正开启孩子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https://www.livescience.com/27470-toddlers-learn-words-by-figuring-out.html

萌芽的话

周五好啊朋友们~不小心感冒咳嗽了,所以声音颇沙哑,让我缓多两天,下周再继续录音啊。这里公布一下周一文章《带娃给不给力,全看爸妈会不会演戏》留言获奖的名单:味道、迷尼丶、错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