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对孩子说这一个字,他将来不会有出息,家长不如这样替代

作者:爆炸母婴课堂 12-07阅读:3154次

相信有不少的家长总是对孩子说“不”,吃饭的时候说“不可以吃这个!”孩子玩闹的时候说“不能摸插线板!”晚上休息的时候说“不许看电视了!”这样的一天下来,孩子被拒绝了无数次,家长心也跟着操了无数次。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行动能力慢慢提高,好奇心也跟着一点点增强,什么东西都想知道个所以然。渐渐地家长就会发现,每天对孩子说“不”的次数越来越多,更可气的是,孩子根本不把爸爸妈妈的话当回事。

可以理解,父母对孩子说“不”是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可孩子还小,并不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意思,那么父母该用什么方法替换呢?

做好儿童防护工作

3岁左右的孩子不仅没有自制力,还充满想象力和好奇心,你想让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乖乖待在家里、什么都不碰,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家长的防护工作就很重要。

有了孩子的家庭,最好少买一些比较尖锐的家具,或者将桌椅棱角包裹起来,以免孩子跑闹的时候磕到碰到。其次,要给孩子设立家庭禁区,例如厨房。可以在门口贴上禁止的标志,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这个地方很危险。

给孩子一条通路

当家长跟孩子说“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碰”的时候,就是堵住了孩子唯一想做的路口,于是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同时还会感到沮丧,容易和爸爸妈妈对着干。

因此家长在堵住孩子一条路的同时,要告诉他哪条路是可以走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例如将“不要站在沙发上蹦!”可以换成“沙发上容易摔着,去地上蹦。”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他和家长是一伙的,并没有冲突,自然而然就会照做。

向孩子展示这样做的后果

孩子在3、4岁的时候,是最淘气的阶段,家长往往不理解孩子这样做的目的和理由。不知轻重的学龄前儿童,也很可能因为自己的淘气而受伤,因此家长的担心确实是有必要的。

​但是与其和孩子说“不”,不如给他模拟一下这样做的后果。家长的亲自示范,不仅满足了孩子被关注的需求,还促使他们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对危险的预防就会更加完善。

各位家长,你总对孩子说“不”吗?还会通过什么方法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的?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不妨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