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王大妈的孙女钢琴她过了十级,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更不敢抬头看那些期待的眼神,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变成回忆,晚上睡觉常常梦见做错的那道题……”
“我看见窗外下着小雨,就像是我现在的心情,我知道少壮要努力,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我只是个孩子啊。别给我太多压力.....让我的童年更多快乐吧……”
去年4月中旬,我在《歌声的翅膀》的录制现场见到了吴耀杰,他所表演的是一首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这个善于用歌声去表达自己情感的孩子,一首《我只是个孩子》替无数的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父母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较,真是压力山大啊!”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
“别人家的孩子”早就成为一个开玩笑的老梗,连百度百科都对这个词条进行了千字以上的解释,上面有网络吐槽:“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好”,“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家的孩子”,“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
看到这些自嘲逗乐的网络段子,我心里暗想:这是来自于一些不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孩子之口吧。
尽管这个现象已出现很久,很多父母也知道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好,但是这件事的后果并没有被严肃的注意到。
所以,我想借着这个契机谈谈吴耀杰,谈谈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这件事。
在吴耀杰唱这首歌之前,有一个“时空胶囊”环节。这个环节中,我和各位辅导员需要通过孩子的画作来判断他们的一些情况。我看到吴耀杰所画的小火车开到了蓝色的天空中,我当时就问他:“这幅图画告诉我的是,你在想象一种新的生活状态,因为这辆火车是在天上跑着的,所以我特别想问,我猜你是不是想过一种和现在不太一样的生活呢?”
“是的。”在主持人话音未落,吴耀杰便迫切的回答了我。
我心想:他怎么就想过不一样的生活了呢?他现在的生活里到底又发生了呢?
吴耀杰同学的画作
拍摄进行下去,我才知道根源所在。
吴耀杰是一个极具音乐天分的孩子,爸爸发现别人的孩子四五天才能学会的歌,吴耀杰四五遍就会了,电脑K歌从来不低于90分。
吴耀杰的爸爸为了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学音乐,每周都带着孩子坐火车,去300公里远的地方学习音乐,我想这并不容易,厚重的心情和故事都写在了那扎厚厚的车票里。
吴耀杰的父母望子成龙,为孩子付出巨大的心血和精力。同时,也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3分的考试卷就会让妈妈大发雷霆,平时也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却无法拒绝,因为什么?
因为“爱”。
在舞台上,主持人让吴耀杰和自己分别扮演爸爸和耀杰。家庭中最常见一幕发生了,吴耀杰模仿爸爸说:“我也是为你好”。
“我也是为你好”,这句耳熟能详的话里,有着吴耀杰爸爸对孩子深深的爱,但也藏着父母的“逼”与孩子的“忍”。父母们为孩子选择了一条看上去更好的成长之路,也“逼”着孩子一路过关斩将。
说到这里,我想说我们要谨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让孩子实现自己的要求,光是满足父母的需要,这是最好的教育办法吗?真的是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就被父母安排了人生,没有机会做自我选择,不能去满足自我成长的需要。他的自我是父母要求的,甚至只是为了要超过别人,最后他就忘记“自我”的模样,甚至可能对“自我”毫无认识。尽管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把自己忘在了原地。
这时,有的父母就会问了,如果不给孩子压力,那父母们还可以怎样做呢?
首先:克制自己别让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们得分清楚三个需要,一是父母的需要,二是孩子的需要,三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这三者不一样。前两者都很好理解,我要解释的是,成长的需要是指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现实需要。
父母不是不爱孩子,错误的方式源于认知,有时候我们自己的眼界是窄的。爸爸望子成龙,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狮子,老虎,熊猫,山羊。不是孩子不想吃苦,不想努力,而是孩子心中期待的并不是龙,而是老虎。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所爱的,并且帮助他能坚持下去,这是我们要做的。
事实上,这般“以爱之名”提出要求的行为,不仅是亲子关系中有,在我们身边的各种社会关系里,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们很难去做独一无二的我自己,大家为他人而活,大家甚至也开始认为人理应为他人而活。
我想,这不仅是成长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对爱的理解的话题,我们总说爱的本质是什么,其实,爱的本质是自由,让对方能够有机会有能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其次,父母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我们说不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需求而活,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挖掘出他内心当中想要成为的样子,这是父母需要下功夫去帮助孩子的。
父母可以先观察孩子的兴趣,而不是直接就来要求孩子。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他会主动去探索,并不是被强求来的。孩子要去做,原因也很明显,因为这件事让他快乐,这就是他想要做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设定符合现实情况的小目标,这是一种合适的压力,这也会让孩子越来越有成就感。
在这里,我们就能够发现”动力“和”压力”的区别,压力之所以是压力,是因为那是别人给自己背负的,而动力永远是自己给自己背负的。压力总和别人有关,而动力却总和自己有关。所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主动选择自己去为自己负责。
再说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比较心”。
我总说,不一定所有的成长都是故事,有的时候是事故。把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是我们在教育上最大的失败,也是最大的教育事故。
首先:因为“比较心”会让每一个人变成“孤独”的人。
比较中总有高低胜负,孩子输了会很难过,但是赢了可能就没有朋友了,那个作为第一名的“别人家的孩子”,却老是那个被比较的对象,比来比去发现自己最后是一个人了。这样下去每个孩子都是孤独的,他都不敢踏实的拼尽全力。
孩子们太难办了,因为他们既输不起,又赢不起。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我们怎忍心把他们放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呢?
其次:比较让孩子内心害怕
客观呈现结果,和比较结果是非常不一样的。孩子们能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客观结果,但是却很难面对周围人用“嫌弃”、“看不起”、“贬低”的方式来评价结果。 如果这样的比较方式不改变,就算取消排名分数,也能找到其他比较的方式。
最难的是,父母会忍不住要求孩子是一个十项全能的选手,什么都不能落下。
比较的结果让孩子内心充满害怕,会出现两种现象。
一类孩子感觉到多学一样就要被多比较一次,所以会下意识把自己的爱好封闭起来,就是不给外界比较的机会。
还有一类孩子在不断被比较的过程中形成了追求完美的特点。MissIDine和Hamachek在社会期望模型中提出,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儿童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追求完美会让儿童害怕失败,害怕犯错,害怕遭到拒绝,并有非好即坏的思维方式。
最后,比较让孩子不懂合作的意义
父母们总强调谁比谁强,但是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合作的。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劣,比较并不能带来合作所产生的巨大价值。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幸福,我们的生活的美好,都在这个比较当中消失了。而孩子们,也失去太多学习合作的机会了。
我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也能看到不计回报的付出,只是有时候由于我们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带来的影响,才会让我们犯错。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学习。
·END·
/今日话题/
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