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不会说话?宝爸:急啥,送幼儿园就好!医生:糊涂啊你!

作者:IF枕边育儿 01-12阅读:5672次

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牙牙学语的阶段,在还是个奶娃娃的时候大人们就迫不及待逗着孩子们叫“爸爸妈妈”。当然,老人家带大的孩子张口发音,大概率是“爷爷奶奶”。很多聪明的宝宝十来个月就能磕磕绊绊跟人交流了,可是还有些小朋友两三岁还是咿咿呀呀的“不会说话”。

通常孩子两岁多还没有张嘴讲话的意思,家长们就会狠狠心,直接把他送去幼儿园“锻炼锻炼”。既然自己教不好,不如让老师和小朋友们替自己代劳。

同事乐乐爸爸就是这么想的,于是这段时间就操持起了让乐乐上幼儿园“学习”的事情。县里的幼儿园大多都是三岁以上的孩子,自家闺女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在特意叮嘱老师照看好孩子以后,乐乐爸还是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但是接下来,宝贝闺女在学校不是拉裤子了,就是饿肚子。几天学上下来,自己和乐乐还有幼儿园老师都身心俱疲。

后来乐乐爸再送去学校,乐乐直接抱着自己大腿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嗷嗷。折腾一个星期下来,乐乐也没学会说话,反而性格还变得畏畏缩缩。没办法,乐乐爸只好带她去了县里的儿童医院。

医生给乐乐做了一通全面检查才发现,原来孩子耳道里的耳屎结成了耵聍,对听力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才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在经过了医生的专业处理以后,乐乐爸发现闺女明显对外界的声音更加敏感了。医生后来还说乐乐爸在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送孩子来医院,反而直接把孩子丢在幼儿园,简直是糊涂。

发现孩子迟迟不会说话,家长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1.反思跟孩子的沟通问题

一般来说,一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有了咿咿学语的能力。很多迟迟不会讲话的宝宝很可能是因为缺少语言环境,也就是家人跟宝宝的沟通太少了。

2.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

发觉孩子迟迟不会讲话,应该首先对孩子身体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下一步调整。

3.不要偏听偏信

将不会说话的小孩送到幼儿园,是一些家长的“成功经验”。但是这个做法只针对于缺少语言环境而造成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孩子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语言发育障碍,盲目将孩子送去幼儿园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4.耐心引导

医院检查确认了孩子其他方面健康后,就需要家人的耐心引导。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从简单的音节开始一点点教孩子发音,给他们足够的宽容和爱护,相信孩子们都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当然,也可以选择专业的语言培训机构来帮助学习讲话。

枕边育儿寄语:

其实排除了疾病因素后,孩子学会说话的时间晚一些也很正常。只要家长们有一颗包容的心,耐心等一等,相信孩子都不会让我们失望,但盲目送幼儿园的做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