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这3类亲戚尽量避开,可能会伤害到孩子

作者:柏柏育儿漫画 01-19阅读:375次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妞妞妈和8岁的妞妞商量回家过年的事情,谁知无论妞妞妈妈怎么劝,妞妞都不愿意回老家。细问才得知,去年回家过年时,老家一个亲戚在婆婆家喝醉了,一直在屋里大吵大闹,临走还非得抱起妞妞亲了一口。妞妞当时吓坏了,一直没敢说,现在妞妞听妈妈说又要见到那个“可怕的叔叔”,所以说啥也不愿意回去了。

回家过年,是老人和孩子最喜欢的,老人盼着儿女回来,孩子盼着过年时能吃各种好吃的、放鞭炮、玩游戏、收红包……但是回到老家难免会接触到一些亲戚,比如说话老是带脏字、老是喜欢抱着孩子亲、喝完酒就撒泼的人,但一般碍于面子,孩子父母都不好意阻止亲戚和孩子接触。

由于孩子年纪小,对于大人的行为是否得体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但作为父母要及时保护好孩子,尤其是面对以下三类“熊亲戚”时,家长还是让孩子离远点吧!

1、喝完酒就闹事的亲戚

有一类人平时挺和善,但一喝醉就变了样,不仅撒泼耍横、脏话不断,有时还会跟周围的人大打出手。过年本来就是放松的时刻,所以有些人控制不好就喝多了,这时候如果孩子在现场,不仅容易受到伤,还会被他酒后耍酒疯的样子惊吓到。所以家长回老家时,如果知道哪些亲朋有这个问题,最好多留个心眼,及时照顾到孩子的情绪。

2、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人

有些亲戚为了表示和孩子的亲近,喜欢用言语逗弄孩子,如说“你真是个小胖子”“你长得真丑啊”“你跟爸爸妈妈都不像,是不是捡来的啊”“反正学习成绩也不好,不如跟着叔叔去学做生意吧”“磕头就可以拿红包了”……这类看似温软的话语,其实对孩子杀伤力还是不小的。因为孩子小,不能正确分辨大人说的是否是玩笑话,于是很容易把这些话都听到心里去,尤其是对那些敏感的孩子,也许大人无意的一句玩笑ta真的会在意很久。所以当遇到有亲戚恶意逗孩子时,家长别不当回事儿,要及时帮孩子化解尴尬。

3、喜欢和孩子玩“刺激游戏”的人

还有一类人是孩子们回家过年要远离的,这类人有年纪稍大的孩子,也有比较爱恶作剧的大人。他们喜欢带着孩子玩刺激的“小游戏”,比如看谁赶从墙头上跳下来、比比谁能从冰上走过去、看看谁能跳过水沟、敢不敢用手拿着放鞭炮等,有些孩子觉得新鲜就会模仿着去做,而没有大人的监护,做这类动作危险性非常高,稍不注意很可能伤害到年龄较小的孩子。所以在回家前,家长就要提前告知孩子,不要和这类人一起做危险的事情。

说远离这些“熊亲戚”,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和他们划清界限,毕竟他们很多时候也不是故意为之,只是在春节这样喜庆的日子,带年龄小的孩子回老家,安全问题是放在第一位的,大家喜气洋洋才能或一个祥和热闹的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