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教育专家说,这是“喜欢”不是“偷”

作者:波波说育儿 09-15阅读:2440次

乐乐近段时间上幼儿园变得非常积极,每天都主动穿好衣服,背好书包,还催促妈妈快的出门。

放学后,乐乐也显得欢欣雀跃,从书包里掏出几个玩具开心地玩起来。妈妈看到后很疑惑:家里并没有这些玩具,乐乐是从哪里带回来的呢?

“这个是学校的,这个是嘉嘉的,我都很喜欢,所以带回来了。”乐乐兴奋地说。

妈妈听了便教导他:“乐乐,未经别人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明天把玩具还回去好吗?”

虽然,第二天乐乐便把玩具还回去了,但妈妈仍然很担心乐乐会养成“偷窃”的习惯。

其实孩子的是非观念大约在6-7岁左右才形成。教育专家认为:6岁前,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喜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偷”。父母不要盲目给孩子贴上“偷窃”的标签,以免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第一,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而把孩子交给他人照顾,以致对孩子缺少关心和引导。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就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例如:爱哭爱闹、装病逃学,甚至偷拿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占有欲。

有这种行为的孩子,往往是生活中缺少关爱、缺少安全感的孩子。所以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第二,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

坚坚偷偷把超超的“变形金刚”拿回家了。原因是超超总是在坚坚面前炫耀自己的玩具,还经常嘲笑坚坚的玩具“差劲”。坚坚一气之下就把超超的玩具“偷拿”回家了。

当发现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后,父母先了解孩子“偷窃”行为的动机,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解决办法,切万操之过急,以免“弄巧反拙”。

01、教导孩子待人接物的规则,让孩子明白何谓“我的”,何谓“他的”。

6岁以前的孩子拿别人的东西,通常是因为分不清你我,认为我喜欢就是我的。父母有必要教导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规则,例如:自己的东西是“我的”,可以随意玩;别人的东西是“他的”,不能随便拿。如果想玩,必须先征得别人的同意才行。

举个例子:妈妈和花花在沙池玩,花花在铲沙子的时候不小心弄断了铲子。她看到旁边的哥哥有两个非常漂亮的铲子,就走过去拿。妈妈及时制止了她,并教导说:“你应该先问哥哥可不可以借铲子用一下?哥哥同意了,你才可以拿。”

“哥哥,我可以借你的铲子用一下吗?”花花天真地望着哥哥。

哥哥犹豫地望着旁边的妈妈,妈妈说:“你可以自己拿主意。”

“我用完马上就还给你。”花花急急地承诺。

“那好吧。我们一起玩吧”哥哥把其中一个铲子递了过来。

“谢谢哥哥。”两个孩子开心地玩了起来。

02、平和以待,切忌“审问”。

孩子在未经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切忌上岗上线严加审问。因为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如果家长如临大敌般审问和责备孩子,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加重孩子的“偷拿”行为。

家长可以以平和的心态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了解孩子背后的动机和需求,从而寻找相应的方法解决。

比如,妈妈可以这样问孩子:“孩子,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吗?”

“是的,我很喜欢。”孩子答道。

“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呢?我看见商场里也有这个玩具在卖,还有其他颜色喔。”妈妈不动声色地说。

“真的吗?我想要一个黄色的,我最喜欢黄色了。”孩子兴奋地说。

“那你手上这个是不是应该先还给别人,没有征得他人的同意,我们是不应该私自拿他人的东西的。那我们把这个还回去,然后妈妈带你去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好吗?”

“好的。谢谢妈妈!”

以平和的心态引导孩子说出拿别人东西的原因,并适时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是不可以拿的,如果真的喜欢,我们可以自己买。孩子有了是非辨别观念,就不会随便拿别人东西了。

03、动之以情,切勿“严惩”。

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父母切勿因为生气而严惩孩子,过于管教反而会突出孩子“偷窃”的行为,使孩子从无意“偷拿”变成刻意“偷窃”。

父母应该用动之以情的方式,诱导孩子产生同理之心。让孩子明白别人丢失东西后是会难过的,从而鼓励孩子归还东西,矫正“偷拿”的行为。

举个例子:乐乐把别人的玩具拿回家了,妈妈发现后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和乐乐说起上次他的模型车丢失后伤心难过的事。

“你还记得这件事吗?”妈妈问。

“记得,幸好是一位姐姐拾到了,还给了我。”乐乐回忆道。

“ 是的,我们都很感谢那位姐姐。我想小朋友丢失自己心爱的玩具都会很不开心的,你说是不是?”妈妈适时引导说。

“是的,蓝蓝找不到他的小汽车也会不开心的。那我明天还给他。”在妈妈的引导下,乐乐也想到蓝蓝不见了玩具会不开心,并主动提出归还玩具。

04、转移焦点,给予关爱。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更多时候是因为缺少关爱。所以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需求,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个人兴趣,让孩子的关注点得到转移。

有了父母足够的爱护,孩子的安全感也会递增,心里满足了,就不需要通过做一些极端行为来引起父母注意,“偷拿”行为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