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实验”这么简单就能测出娃未来会不会成功,要不要试试?

作者:常青藤爸爸 02-23阅读:1763次

大概在家隔离太久父母们无聊了,去年国外版抖音就兴起了一场“糖果挑战FruitSnack Challenge”。

就是在娃面前放几个糖果,然后告诉娃“坚持等妈妈回来再吃,可以得到更多糖果哦!”像下图这样:

可能有家长就发现了,“这不是棉花糖实验吗?”

是的,只不过这个实验主导者不是教授、专家,而是家长。

且大部分家长不约而同做的都是“加强版”的,像下图这样直接给娃一杯、一盆好吃的,然后告诉娃“别吃,要等妈妈回来再吃哦”。

显然,孩子们面对的诱惑更强大了。

说到这里,常爸带大家一起来回顾下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1966年到1970年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斯坦福附属幼儿园设置了一个实验室,取名“惊喜屋”。

孩子们依次被请进去做实验,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棉花糖,然后被告知坚持20分钟再吃,便可以得到2个棉花糖。

最终有1/3的孩子坚持了下来,得到2个棉花糖。

此后,他们对参与实验的孩子进行了追访,结果发现在实验中表现出更好自控力,更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后来的学习更出色,事业更成功,收入也更高。

大概因为这个实验够简单,操作门槛够低,够有“预测性”,所以即便50多年过去了,依旧风靡全球,持续被热捧。

比如有人在T恤上直接写:“不要吃棉花糖!”

还有著名的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中的饼干怪兽(cookie monster),也必须要学会“延迟满足”后才能加入“饼干鉴赏家俱乐部”。

显然,在很多人心里“棉花糖测试”已经成为克服诱惑、鉴定自控力和意志力的代名词,能准确预测孩子的人生走向:

通过测试=自控力高=成功的人生

不通过测试=自控力低=失败的人生

但这是真的吗?

2014年,棉花糖实验的发起人沃尔特·米歇尔出版了一本书叫《棉花糖测试:掌握自我控制》,公开了这个实验的全过程。同年9月,他接受了《大西洋月刊》记者Jacoba Urist的采访。

采访一开始,Jacoba Urist就迫不及待地说:“我得赶紧告诉你,我儿子现在上幼儿园,他昨晚的棉花糖测试不及格。”

米歇尔却摇了摇头:“棉花糖测试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测试’,而是一种情境。研究目的是想搞清楚在这个情境之下,一个孩子为了能控制住自己,会做哪些努力?”

而且他专门在书里提出,棉花糖测试“失败”并不代表孩子未来命运多舛:

“有些孩子一开始的延迟能力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延迟能力会越来越好。而有些孩子一开始表现很好,能够延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自制力在逐渐下降。”

孩子的成长是个变量,一个测试并不能给孩子“定终身”。

而那些当时抵抗住诱惑的孩子,之所以在长大后过得更好,是因为孩子们一直都在用某种策略、心法以对抗诱惑,来保持自控力,并最终得到了更大的回报。

所以,棉花糖实验的的重点只有两个:

第一,自控力很重要,家长要重视。

第二,教孩子学习抵抗诱惑的策略更重要,因为自控力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

就像最近国外一个小姑娘就因为成功通过了测验,而火到了国内。

很多人都称赞孩子有出息。可是,常爸觉得家长更应该看到的是,这个女孩在“抵抗诱惑”中所使用的策略。

比如,会用说话提醒自己,遵守规则;扭头看其他地方,转移注意力。

在我们帮孩子培养自控力的时候也可以借鉴,教孩子自省、自我提示、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等。

总之,是否通过“棉花糖测试”对孩子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学会“抵御诱惑”才是重中之重。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米歇尔还说了这样一段话:

“有意义的、一致的、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可以对整个群体进行广泛的概括——但不一定对个人有确切的预测……”

推而广之,任何教育学研究成果,它的意义都不会是预测孩子未来成就的神器。

不能把研究的统计数据作为预测和判断的依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的统计数据都是基于某个群体的样本推断出来的某种概率。所以,样本的选取就会影响到统计的结果。当样本发生较大改变时,统计结果也就会不一样。

另外,样本无法覆盖各种复杂的情况。

就好像棉花糖实验,他们选择斯坦福附属幼儿园,就意味着这样的孩子父母也差不了,家境也不错。他们在实验中的表现,就无法代表家庭贫困的孩子。

此外,父母也会影响孩子的自控力,比如父母是否受过高等教育,父母是否愿意遵守承诺,和孩子之间是否建立了信任关系。

还有些孩子坚持到底不是因为自控力,而是想取悦父母,或者想在镜头前有完美的表现。

每个家庭的现实情况,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远远要比数据统计中那个冷冰冰的数字复杂得多。

所以即便是实验研究得来的数据,也并不绝对权威、不能代表所有总体,尤其是在关于研究“人”的学科上,样本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那话说回来,科学研究、统计数据就不重要了吗?当然不是,在我看来,所有的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更应该被视为“大方向、趋势”一类的存在。

所以,如果真要从棉花糖实验里得到什么启发,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我知道自控力很重要,以后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而不是立即给孩子做个测验,然后给贴个“将来一定能成大器”或“这辈子完了”的标签。

说到这里,我想起之前有个妈妈曾在一次交流会中提出,自己看完“三千万词汇鸿沟”那本书后,一度陷入了抑郁状态。

“三千万词汇鸿沟”这个理论,简单解释就是3岁(36个月)时,经常和父母沟通的孩子累计听到的单词量要比不经常与父母沟通的孩子听到的单词量多3200万,而前者在后期的智力测试中有比后者明显的优异表现。

当时,这个妈妈的宝宝已经5岁多了,显然已经错过了书中标注的年龄。她就很自责:“以前总觉得孩子小,自己工作又忙,有老人带就行了,可家里老人比较内向,也不知道怎么逗孩子,交流少得可怜。现在知道了也晚了,孩子这辈子算是被我毁了。”

于是,相当长的时间里,她都始终会陷入这种情绪中不能自拔。

其实,三千万词汇理论,目的就是希望家长重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个妈妈的行为,显然是背道而驰。

我们学很多育儿知识、看很多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实验,最终的目的和收获,应该是实验本身的结论背后所指向的育儿方向,而不是对照着实验方法,把力气使在自家娃上面。

都说“没文化真可怕”,要我说,用错了“文化”又不自知,才是真!可!怕!

因为当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种种教育研究结论引入日常养娃的细节中时,就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生活的控制愈发严密,没有精力关注自己,焦虑情绪、种种亲子矛盾也就呼之欲出了。

常爸也理解,父母们之所以热衷于追捧教育学研究,还是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未来有高期待没错,但如果断章取义地实践到孩子身上,则更像是算命:

“孩子通过棉花糖实验,未来会更有成就”这句话和“耳垂大有福”不过是异曲同工。

实验研究的真正价值,是对我们有大方向上的启发,而用实验反过来测试孩子、“拷问”孩子,是对教育学研究的误用。

况且,科学研究一直都在进步中,你今天奉为圭臬的黄金法则说不定明天就被推翻了。针对当下国内国外、各式各样的育儿观点、方法,我们都需要有甄别、筛选、反思、消化的过程,尤其要有从方法中总结本质的能力,最终为我所用。切忌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