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烦?看完这4张图,养娃瞬间清醒!

作者:中国未成年人网 03-26阅读:4336次

普通的父母和智慧的父母到底有什么区别?前段时间C妈看到刷爆外网的这4张图,瞬间醍醐灌顶,或许也能给你一些答案:

01

说话的智慧

普通父母:脑子不转,这都不会。
智慧父母:再想想,你肯定能做对。

好好说话,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曾看过一则公益短片,名为《一句话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短片中的人或悲伤、或愤怒、或无力,都在一一诉说父母曾说过的那些扎心话。“我造了什么孽,竟有你这样的儿子!”“你就是个废物!”“你自始至终都不如你哥哥!”“……”时隔数十年,语言暴力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散,反而像根刺深深扎在他们心里。哪怕他们已成家立业,已白发苍苍。

同一件事,父母不同的讲话方式,很可能造就孩子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

有些人喜欢用打压式教育对待孩子,用责备和谴责的语气打击孩子,希望孩子知耻而后勇。但很快我们就发现,孩子好像越骂越笨,不仅如此,他还会开始自卑、降低自我认同感;再严重些,激发逆反心理,加剧亲子矛盾。即便是去做事,也是被推着、被逼着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事,没有乐趣可言。而一句“再想想,你肯定能做对。”既保全了孩子的自尊,又保住了孩子的探索与思考的兴趣。孩子学到多少东西、掌握技能不是最重要的,以此为标准,目标浅且短。始终能保持思考的热情和自信的心态,才是长久且深远。

02

不对比的智慧

普通父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看看你。智慧父母:鼓励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做自己。

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有无数个名头可以攀比:婴儿时期,比谁先讲话、走路;幼儿时期,比谁长得高,吃得多;少年时期,比谁成绩好,学校好;青年时期,比谁工作好,谁先结婚;……

攀比中长大的孩子,头上就像压着一座大山。只能在“比赛”中赢了的时候稍微透口气,然后又要马不停蹄投入下一轮竞赛。毕竟,人生可攀比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但,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活在阴影中呢?不过这个错误,我也常常忍不住犯。倒不是真的有多羡慕,只是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能达到的技能,我总希望CC也别“落后”。比如看到同龄的孩子,有些已经实现英文自主阅读,我就忍不住思量,是不是该抓一抓?尤其此时再被我看到她学英文刚好不认真,就会忍不住生气,觉得比你厉害的人还比你努力,你怎么还磨洋工?其实,孩子是十分敏感的,许多时候即便你不说,他也能感觉到你在拿他跟人比较。这个问题,除了时刻给自己敲警钟“鼓励孩子进步时,也别忘了肯定他的成就”之外,C妈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夸!每天至少夸孩子5次、5个方面,没有优点创造优点也要夸,夸得多了, 你自己就信了,孩子也就信了。偶尔被攀比,也就不会玻璃心。是的,我不会劝你,不要去比,因为我自己试过做不到。完全消除父母的攀比之心根本不现实,我们总会不自觉的就发出感慨“哎?看谁谁,5岁钢琴怎么弹的那么好?”这个时候,孩子只需要知道的是,哦,是挺好,不过我也不差,毕竟,昨天妈妈才夸我跳音弹得好呢!或者,虽然我不会弹琴,但我妈妈说我运动能力特强!平衡车骑的超棒!家庭教育的最大意义,就是找到孩子的优势,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03

承诺的智慧

普通父母:要求孩子信守承诺。智慧父母:教会孩子如何信守承诺。

朋友前两天私信我,气急败坏地说自己家孩子说话不算话,问我怎么处理?我仔细问了下,原来是孩子承诺好每天放学看一集动画片就做作业,但连续几天总是到时间却撒娇耍赖,非要多看一会儿。每次都说话不算话,不管之前保证的多好,最后都会讨价还价。大多数孩子其实对自己能力预估的完全不准确,当初的同意约定,也许只是他“以为”自己能做到。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同意、答应了,就诱惑或是逼迫他许诺。“今天要吃两碗饭”、“只看一集动画片”,即便孩子主动说出了这种话,你也不能真的就信了。如果你更认真的因为他说话不算话而生气了,那我只能说,清醒点吧,成年人,你又不是三岁孩子。你提个要求,孩子说“好的”,你就真信了他“该”且“能”做到?哪有这么好当的父母?做父母,不该只看最后的结果孩子有没有遵守,而是应该教给孩子如何能信守承诺的方法。拿最常见的看电视举例:我之前写过,沉浸于电影或游戏时,我们在精神上处于另一个世界。屏幕光线、声音、图像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是催眠的,这些时刻,我们的大脑会产生多巴胺,这是一种缓解压力和疼痛的神经递质。这种状态让人感觉良好,不想做任何其他事情。所以,孩子不想停,太正常了!而且当孩子沉浸其中时,强制且突然的关掉电视,会让他感到一种类似身体疼痛的冲击。所以他尖叫哭闹也太正常了。但如果你可以在本集快结束前,先花一点时间,只要半分钟,坐在孩子身边,进入他的世界——和他一起聊聊情节,跟他建立沟通,帮他“从封闭”区走出来。那么他就能平稳地回到现实世界中,并且非常高兴父母的关注,想要自己主动关掉电视/平板电脑。就是这么神奇,我试过无数次了。类似的,说好了玩半小时就练琴,时间到了却不肯去的孩子;说好了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写作业却出尔反尔的孩子……与其纠缠在坐实他不遵守承诺的结论上,不如问问自己:“如何帮他,才能更顺利的让孩子守住承诺。”教育孩子要落到实处,管教的最终目的是帮他掌握技能,而不只是说完等结果。

04

拒绝的智慧

普通父母:不要这样做。智慧父母:考虑一下后果吧。

很多时候,孩子不喜欢遵守某条规则,随性而为,不是因为不懂事,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不按照规矩做事的后果是什么。一开始我让CC收拾玩具,总是直接给一个命令就完事。CC接到命令,收拾的也心不在焉,这边丢一个那边落一个,要不就是随手一堆,明显是应付差事。发现问题后,我一边陪CC收拾积木一边问她:“妈妈让你收拾东西你是不是很不高兴。”CC点点头,“反正明天也要玩,收拾它干什么。”我继续问CC:“你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收拾玩具,会有哪些后果。”CC想了想:“有人过来拿东西会不小心踩到?”我赞同地点点头,CC继续说:“玩具会被踢到到处都是,就找不到了。”、“有小朋友来找我玩还会抢我最喜欢的玩具!”……许多时候,我们直接给出否定的答案,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孩子也会因此懒得思考。我们总有一句口头禅“我都是为你好!”哪里为他好了?让孩子自己想想,他自然就懂了。像CC练琴,有时候我点出她的错误,她不高兴,不想我管。那我就问,如果妈妈不管你,你可以考虑下后果是什么?很简单:弹错、弹不熟,上课被老师批评~不需要你唠叨,她很快就有答案“妈妈,你再帮我看一遍有没有弹错的。”#养孩子久了,我便发现,有的时候,父母越用力,养育越艰难,你活得像个妈妈桑、娃还不领情,颇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感觉。反倒是,退一步,各自轻松。高尔基曾说过“ 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是养育,只有爱还不够。无条件的爱,有技巧的养,父母能做的,便是不断在反思中上路,不断在修正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