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脾气的你,不配当孩子的妈

作者:追梦的石头 06-27阅读:3901次

今天分享一个女人都烦恼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是yoyo,一个34岁的上班族辣妈。yoyo的女儿今年6岁了,聪明伶俐,但性格上有点儿敏感,说多几句小家伙眼泪就掉下来。

(一)

自从生下女儿后,yoyo不久就重返职场,她深信一个女人不能没有自己的事业,哪怕这份工作很卑微。

为了能和老公一样,各自有一份体面的工作,yoyo只好白天让婆婆带孩子,自己做起了早九晚五的上班族,在一家公司努力打拼。

孩子从小跟奶奶相处时间长,很多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都是在奶奶的影响下形成的,但这与yoyo的新潮观念却有点格格不入。

有一天,孩子白天玩得很尽兴,身体比较疲乏,刚吃完晚餐就爬到床上去睡觉了。这一幕yoyo一看就来气了,她颇有几分《欢乐颂》里安迪的范儿,直接把孩子从被窝里拖了出来。

但婆婆却看不下去了,她觉得yoyo的做法太过分了:孩子困了想睡,就该让孙女儿睡呀,你吵醒她干什么?

yoyo觉得孩子不能娇惯,尤其是女孩子,要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教养,刚吃完晚餐应该先休息活动一下,促进肠胃蠕动,要睡觉也该先刷牙!

于是争来争去,yoyo就和婆婆大吵了一顿。孩子本就敏感,看到这“可怕”的一幕,似乎受到不小的惊吓,一个劲的哇哇大哭。

yoyo不听婆婆劝阻,执意要让孩子多“休息”几分钟,同时刷完牙才能入睡。倔强的孩子却怎么也不肯听话,除了不停地哭。

上了一天的班,yoyo自己觉得很累,但孩子的坏习惯让她更加心烦意乱,她想来想去,觉得这些坏习惯都是她婆婆惯出来的,把孩子交给她带简直就毁了孩子。

想到这,yoyo无法控制在孩子面前保持心平气和,她直接抓着孩子的胳膊说:你再不听妈妈的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女儿听到妈妈的“狠话”,眼泪继续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孩子眼神里流露出几丝无助感,这也许被yoyo忽略了无数次。

(二)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妈妈们自认为自己是个好妈妈,与婆婆那一套传统的育儿方法所不同,更怀着急切的心想要教育好孩子,但结果却越来越事与愿违。

因为你想要的结果,孩子却不想要;你以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觉得你脾气大。

一切都是脾气惹的祸。脾气就像人的心魔,可以被喂养得越来越大。脾气与自我,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当你被生活折腾地迷失自我,脾气就大摇大摆地跑出来主宰你,甚至替代你。

然而,你想过没有,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脸上的恐惧倒映着你的丑陋!

俗话说“一分脾气七分害”,yoyo急着教育好孩子,却跨不过婆媳关系这道坎,于是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孩子身上。

处理不好婆媳关系是一回事,而一个女人脾气差又是另一回事,后者对孩子的影响反而更大。脾气暴躁的母亲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形成两个极端,一是跟母亲一样脾气暴躁,二是性格怯懦,处事消极悲观。

二十世纪,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孩子的“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所以说,孩子的性格与教养,直接与她的童年经历挂钩,而妈妈是孩子童年记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妈妈“当对”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更健全。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将来抱怨这个世界,就不要对他发脾气。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内心郁郁寡欢,就不要对他发脾气。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说谎、自卑、情绪反复无常,就不要对他发脾气。

坏脾气会通过后天遗传,更是扼杀亲子关系最强大的杀伤武器,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千万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坏脾气的牺牲品!

(三)

yoyo说,每一次发完脾气就马上意识到自己不对,然后又急着去跟孩子道歉,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和自己相处起来也变得越来越寡言少语。

对一个母亲来说,孩子不跟自己亲近,却跟与自己关系不和的婆婆亲近,这是每个女人都会抓狂的吧。

如果yoyo的脾气能再好一些,克制一些,也不至于发展到眼前这个地步。所谓的好脾气,就是从来不要对孩子发火,哪怕你被老板骂也好、被朋友误解也罢,你都不要把负面情绪带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去帮你承担。

要养成一副好脾气,就要让坏脾气有一个发泄的出口。找个时间和婆婆来一次促膝长谈,或者跟爱人好好倾诉一番,想办法让家人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心情就会更快恢复平静。等你不生气了,再去享受你跟孩子的亲子时间吧。

曾经红极一时的香港歌星陈美龄,如今已是三个儿子的妈,让世人啧啧称奇的是,她竟然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了斯坦福大学的精英学子!

这与陈美龄的家庭教育理念密不可分。她在《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一书中提出的两点非常值得各位妈妈深思:

其一,保持幽默。从孩子懂事起,陈美龄就常常逗孩子笑,刚开始孩子还会认真的纠正她,后来就知道妈妈这是在和他们开玩笑,慢慢地他们也开始会故意说些有趣的话来逗爸妈笑了。

其二,正确跟孩子沟通。表扬的时候要客观真诚,绝对不能说谎,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能进行体罚,因为它是最差劲的教育方式。

由此可见,用温和轻快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同时注意语气和用词,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才能消除彼此间的疏远感。毕竟,孩子有一个好脾气的妈妈,运气都不会太差,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