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也不能以为的迁就,懂得用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

作者:母婴育儿全知道 07-06阅读:879次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一遇到挫折,哭闹起来就没完没了,怎么也哄不好;家长一旦批评孩子,就像触碰到了定时炸弹,孩子越哄越哭;孩子任性叛逆,但不愿听家长说话,如果家长的话让孩子厌烦了,孩子反而会哭闹起来。孩子的脾气这么容易“爆炸”,家长往往会觉得:“我家孩子真是个熊孩子、掘脾气”,但其实,孩子越哄越哭,很有可能与家长的不恰当的沟通或养育方式有关。

家长不理解孩子内心,但很爱说教,有时说教中还带着批评的语气,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很受委屈,家长越说,孩子就越哭。比如孩子很期望家长可以多关爱自己,因为内心需求总达不到满足而哭闹,家长却说“你老哭,真不是好孩子”,孩子必然会很委屈。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只要孩子哭闹,家长都会立即满足孩子,这种情况会让孩子把哭闹当作手段来实现需求。

拥抱孩子,告诉她“我爱你,但我不能满足你的这个要求”。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身体的接触尤为重要,4岁以上的孩子可能会挣脱我们的怀抱,我们可以不采取行动,而是以关爱的态度和语言表达我们对他情绪的接纳。坚定我们的立场,并对孩子的哭闹保持平静,等孩子发泄情绪之后,再简单的解释下为什么拒绝她的要求。孩子是爸妈的心头肉,很多时候孩子一哭,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本能的反应就是满足他的要求,只要他能尽快高兴起来。然而,虽然孩子哭得可怜兮兮的,却并不是她不能承受的痛苦。我们可以在心里评估下这个痛苦的程度,多数情况下都是孩子能自己承受的范围。这种失望、伤心、挫折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

家长太凶,当孩子违背家长的意愿或者做错事时,家长就会大声呵斥或惩罚孩子,孩子因为害怕而哭泣,家长这时再哄孩子,孩子因为吓到或感到委屈,也会继续哭泣。家长之间意见不统一,经常因为孩子的问题而导致家长之间的争吵,这种情况会让孩子觉得无助或害怕,当孩子哭闹后,家长再去哄孩子,往往越哄越哭。孩子哭闹时,家长往往比孩子还焦虑,这种焦虑让孩子感到更加不安,家长越哄孩子,孩子哭的更厉害。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呢?让孩子顺畅的表达情绪,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大哭大闹是胡闹,是没礼貌、没教养的行为。但其实,这是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家长如果总是告诉孩子“你不能哭”“哭了就不是好孩子了”,这种方式对孩子来说可能暂时有用,但过不了多久,孩子还会哭闹。家长要做的不是避免孩子发生哭闹,而是让孩子面对和表达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发泄得到满足。

孩子心情得到平复后,和TA谈谈心,当孩子心情平复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谈谈心,问问孩子:宝贝,你刚刚是不是很难过呢?让孩子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孩子可能会说:“我做错事了,怕爸爸说我”或者孩子会说:“我总是做不好事情”认真的倾听孩子内心想法,必要时抱抱孩子,抚慰孩子的胳膊,给予孩子安全感。

有了一定的发泄之后,我们可以尝试积极的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再找到有趣的替补活动,比如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在超市可以请孩子帮忙把购物篮的东西放到传送带上结账。若找不到替补活动,可以给孩子自己做选择:停止哭闹,继续当时的活动;或是继续哭闹,但爸爸妈妈不参与。尤其在家中,可以平静的告诉孩子“你可以自己在这再哭一会,我去另一个房间,等你不哭了你来找我,我再跟你玩。”失去观众的哭闹,孩子很快就会觉得无趣,而去找更好玩的事情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