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带4岁女儿穿沙漠,4天76公里,是锻炼是折磨?

作者:米粒妈频道 08-16阅读:3584次

这几天,乐嘉连发多条微博,分享与女儿参加徒步活动的过程。

乐嘉的女儿灵儿才4岁,整个徒步活动4天要走76公里,平均每天20公里。

活动之前,乐嘉对女儿约法两章:其一,不可以哭闹,哭要有哭的理由,不哭的孩子最美;其二,无论发生什么事,绝对不可以让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完全程。

他还跟孩子说,“爸爸希望你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下来,你如果这么小都能坚持下来,以后很多困难你都会自己克服的。”

才4岁半的孩子,能听懂爸爸这段煞费苦心的话吗?显然没有啊,连乐嘉自己都讲:“我也搞不清楚她是否能听懂,就这样,懵懂出发了。”

一路上,孩子的大腿被磨出大片的红疹,一次次抱着他的大腿央求着:“爸爸,我走不动了”,乐嘉尽管心疼不已,还是坚持让孩子走完。孩子的大腿和脚上磨出了水泡,医生拿针挑掉,缠好纱布,继续出发……看得我各种心疼啊,网友也吵翻了天。

有人说乐嘉本来就是人生赢家,孩子就应该这么教育,小时候多吃点苦头,长大了才懂得珍惜和坚持;

也有人说4岁的孩子,她的心智水平无法理解“坚持”和“吃苦”的含义,她根本不知道这次徒步有什么意义,仅仅是听爸爸的话,执行爸爸强势的命令。这次所谓的“磨炼”没有任何意义。

乐嘉说,“我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明白,作为一个女孩,她这一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和坚持。”这个初衷非常棒,相信所有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能付出行动也相当了不起。

可问题是,带着4岁的女孩徒步穿越沙漠就能磨练出强大的意志力吗?乐嘉你还是不是对“吃苦教育”有什么误解?

有一篇《姜文,给儿子最好的营养是苦头》的文章曾经刷爆朋友圈。里面讲了姜文发现两个儿子在家中娇惯成性,决定带他们去新疆锻炼吃苦,为期一年。他们住在简陋的民居里,每天让两个儿子出去拉练,走上几千米,喝山泉,灌羊奶……一开始两个小家伙不适应,过了半年以后,他们成了彻头彻尾的“野孩子”。亲戚们都说这个决定太正确了。

看,这是一个多么励志和鸡汤的故事啊!但是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这个故事完全是杜撰的。

根据《钱江晚报》报道,对于这篇文章的内容,姜文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应:“太扯了”。姜文的助理表示,这种“知音体”的文章,一看就是假的。随便在百度上搜索,也找不到任何姜文带着儿子在新疆生活的照片。

这篇“纯属虚构”的文章为什么一再广泛传播呢?就连杭州一所中学的校长在给家长写的一封信里还强烈推荐过“姜文教子”,呼吁家长应该向姜文学习,让孩子多吃点苦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此感慨:“我们现在有些孩子实在缺少吃苦耐劳这一优良品质。所以家长觉得姜文这不错,花那么大心思,让孩子去野外锻炼、吃苦头。文中姜文做的事情,其实代表了很多家长心底的想法。

这个想法显然是对“吃苦教育”最深的误解。成人视角和孩子视角完全不同,成人眼中的“吃苦”,在孩子眼里未必苦。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外出散步,走得有点远,不巧突然下雨,冰凉的雨点浇在身上特别难受。我担心米粒着凉,建议叫个车回家。被米粒爸拒绝了,他说想锻炼一下儿子的吃苦耐劳精神。

米粒爸准备了一肚子教育孩子的话,比如“你看下这么大的雨,能坚持走到家,这对你是个锻炼”或者“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坚持到家”,一旦米粒开口求助,比如去哪里躲会儿雨,或者干脆坐出租车回家,这些话马上能派上用上。

然而米粒从始至终都没有向我们求助。在他眼里没什么比下雨天踩着水回家更好玩儿的事儿。我和米粒爸后来思考了很久:对孩子来说,怎样才算是吃苦?把他丢在恶劣的条件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才算是吗?

《摔跤吧,爸爸》中的狼爸,对两个女儿进行惨无人道的训练。女儿由反抗到理解,最后爱上摔跤这项运动,依靠这项运动改变了命运。表面上是让孩子吃尽了苦头,实际上爸爸帮孩子们避开了普通印度女孩的悲惨命运,他是对孩子们的人生负责。

对女儿进行魔鬼训练,为什么他没有被称为暴君爹?那是因为他看出女儿身上有摔跤的天赋,他看到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女儿站得更高更远,能给女儿“有权利挑选自己丈夫的机会”!

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天赋,引导孩子坚持不放弃,这才是真正的吃苦教育好吗?就像是吉塔姐妹,她们练习累了,也想有过偷懒想玩,甚至反抗,但是她们最终明白了爸爸的苦心,激发了想要成功的信念。无论外界的条件有多恶劣,原生家庭有多不理想,这些都算不上苦;而能吃苦,是能克服内心的懒惰、逃避,跳出温水和舒适区,是一种迎难而上的勇气。

孙瑞雪在《爱与自由》中谈到:

  • “意志只有凭借孩子自身的力量才能得到发展,并不依靠我们没完没了的说教。”

含泪把孩子扔进沙漠或者任何艰苦的环境,用大人的居高临下的语气告诉孩子:要坚持,要勇敢,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最后孩子出于“听大人的话”完成了“体验”,什么是克服困难,什么是迎难而上,孩子完全不懂,他们只晓得:听爸爸(妈妈)的话就好。所以这样“为了坚持而坚持”,而不是为了热情,为了梦想,为了毅力而坚持的 “吃苦教育”,就是家长自导自演,除了自己谁都感动不了的情感大戏。

任何教育,都是通过孩子的性格身心年龄而定。获得坚毅的品质,是通过日常生活里的循序渐进的锤炼,不是一两次吃苦的沙漠徒步就可以造就的!

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的大儿子,布鲁克林,在15岁的时候曾经去咖啡厅打工,时薪大概20人民币。

根据《太阳报》的报道,大布一出生就有了一切,只要他愿意,便可以过最奢华的生活,但是他却不这么想。小贝夫妇想让孩子们知道,辛勤工作是怎样一种经历和体验,他们不想孩子们被物质宠坏。给孩子留再丰富的物质,都比不上让他体会到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最后谈一点我的感受。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起跑线,而是内驱力。最优秀的教育就是唤醒孩子内心的内驱力:这是孩子尝试并坚持的动力。

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如果得到满足,内在动力就提高了。

  • 归属感: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 自主感:让孩子感到行为可以自己决定;

  • 胜任感:让孩子觉得他能够做到,他可以的。

帮孩子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激发他们内心的驱动力,这比盲目让孩子吃苦,人为制造屏障给孩子制造所谓的困局高级多了。孩子有着足够的驱动力,才能收获无比强大的内心。作者简介 |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英文启蒙、剁手 推荐。欢迎加米粒妈微信 milima125,和米粒妈成为好闺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