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长学院 | 如何借助游戏,帮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

作者:大观家庭 08-18阅读:3350次

昨晚,大观家庭成长学院邀请了导师王琦,和大家一起讨论孩子入园的问题。

大观为大家整理了直播干货笔记——

导语

王琦,简耕教育项目合伙人,《游戏力》作者科恩博士在中国一系列育儿课程的首席翻译,两个孩子的妈妈,现阶段正在学习游戏治疗的内容。

王琦老师先后陪她的两个儿子度过了入园的适应期,对爸爸妈妈们送孩子去幼儿园前的复杂心情深有体会。其实,入园焦虑不仅是孩子的,父母们也多多少少会有。它可能过去得很快,也可能相对慢。这些都很正常,大家平常心面对就好。

不过,确实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从容地度过入园焦虑期。

最基础的,爸爸妈妈们可以试着做到以下两点:

1.与孩子共情

在孩子难过哭泣时,回应他们的情绪,告诉他们,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并不容易。

2.不对孩子适应的时间做预期

每个孩子的适应过程不同,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不要在心里预先设定好孩子入园哭多久才算正常。大家要记住,孩子哭多久是他来决定的事,而爸爸妈妈们可以做的,就是陪伴她更顺利地过渡。

除了上述两点,爸爸妈妈还可以巧借游戏,帮孩子做入园适应。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游戏都不适合在送园的时候进行,而是要等到回家之后,孩子和你都比较放松的时候玩。

本次直播中,王琦老师向大家推荐了5个游戏。

游戏一:你好再见

这是科恩博士在许多场合都推荐过的小游戏,它简单有效,特别适合刚刚入园、有分离焦虑的孩子。

游戏的形式很简单——

爸爸妈妈对着孩子说:“你好啊,宝贝!”

紧接着说:“再见再见,我要走了!”

假装走掉,又很快转过身来:“Hello,我又回来了!”

然后说:“哎呀,我又得走了。”

就这样不停地重复,快速地上演相遇、分离。游戏的目标是让孩子笑出来,释放真实生活中和妈妈的分离所产生的紧张感。

所以,你要用轻松愉快的声调讲话:“你好,再见!你好,再见!你想我吗?我想你。哦,我得走了,再见!Hi,我又回来了!”如此,孩子能够不断在游戏中听到充满乐趣的“再见”,而不是令人紧张或难过的“再见”。整个游戏过程中,你越是显得傻乎乎的、放得开,效果就越好。

如果觉得自己做有点别扭,也可以先用两个玩偶来表演这个游戏: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玩偶之间相互对话。

游戏二:我们的暗号

“我们的暗号”,其实是幼儿园门口的小小“再见仪式”——王琦老师和她家老大共同发明的。

由于种种原因,老大入园的过渡时间很长。为了让儿子每天早上和自己分开时不那么难受,王琦和他约定了一个再见仪式:“在幼儿园门口,我会蹲下来,从我的心口位置抓一个小妈妈出来,贴到他的心口,然后他自己加上了上锁这一步,‘咔嚓’就把妈妈装好了。同时他也会给我的心里贴上小宝宝,让我带着他去工作。这个游戏,后来延续到弟弟上幼儿园,他到了门口,自己就主动要求‘给我一个小妈妈吧’,然后我们就一脸甜蜜地在班级门口上演一遍再见仪式。”

建议爸爸妈妈们都和孩子自己约定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再见仪式吧,甜蜜又可爱^^

游戏三:黏着你

这个有趣的小游戏,是科恩博士推荐给有黏人小孩的家长的,适合那些特别喜欢拽住大人的胳膊腿,或者总躲在大人身后的孩子。

在“黏着你”游戏中,换爸爸妈妈们来黏着孩子。

玩的时候,你可以怪声怪气,或者像个孩子似的说:“我永远不会让你走,我永远不会让你走的!”

你还可以进一步装傻说:“我拽着你一起去做饭或上厕所时,可能会有点混乱,但没关系的,我不在乎,反正我永远也不会让你走的。”

通常,孩子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因为他们的角色被置换了,换成你来黏着他们,而不是他们黏着大人。很快,他们就会尝试从你身边溜走,然后你要假装很绝望地抓住他们,但最后还是让他们成功逃离,这样,孩子会感到自信、有力量。

而且,无论孩子是否有分离焦虑,那种天然想要和父母腻味在一起的情感,都可以在游戏里得到释放。

游戏四:角色扮演

顾名思义,这个游戏就是和孩子玩很多关于幼儿园或学校的游戏。

你可以提前向老师了解一天的流程,然后在家里找一些小玩偶,排排坐,演学校的故事。

年纪小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你可以帮他把学校的一天演出来。比如进校先去洗手,然后吃早餐,接着,玩偶学校的老师会带着玩偶出去玩……

慢慢地,可以多让孩子去玩这些玩偶,你在旁边旁白。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一些事情,他们不一定能讲出来,但却可以玩出来。所以,你可以借着游戏,了解孩子这一天在学校过得如何。

其实,这个游戏可以贯穿孩子整个幼儿园期间。等孩子再大一点,善于表达,你可以提议一起来角色扮演,问问他们希望演孩子还是老师。一般来说,他们都更愿意演有力量的一方,也就是老师,然后让你去演孩子。

在过程中,你就把自己放在小孩子的角色里,听从“老师”指挥。如果拿不准怎么回应,可以悄悄话问孩子:“我现在该怎么做呀?”他会很乐意教你的。

其实,这个游戏暗含了一个信念:相信孩子有自愈的能力。在游戏里,孩子们会不自觉地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表演出来,并在一遍遍重复的过程中,自然地找到解决办法,或是慢慢消化掉那些曾让自己很不舒服的经历。

第五个游戏:心情图

最后一个游戏,适用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你家的小朋友已经上过幼儿园,但一直不太喜欢,这个游戏便再合适不过啦。

你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圆纸片,上面画好不同的表情,或者直接用表情贴纸、印章,还可以到网上下载各种表情的图片,打印出来。

然后用这些表情,和孩子一起来做一张心情图。从起床开始,把孩子这一天要经历的事情和步骤都一一写上,比如起床、吃饭、坐班车、到学校上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再邀请小朋友来配上相应的表情。

一方面,孩子可以从这个过程中,熟悉他上学需要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孩子贴的表情,代表着他们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的状态,你可以借此了解到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大人更多的帮助和理解。

同时,孩子在学校里的情绪,可以通过这种梳理呈现出来。你陪在旁边,适当给予共情,就会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从而缓解他们对学校的紧张情绪。

这个游戏是专业的儿童游戏治疗的一个技术。所以爸爸妈妈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你就是孩子的心理咨询师哦。

结语

上述5个小游戏,分享给处于“开学阶段”的家庭。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博士说:“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生活的世界。”

想要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力,轻松养育他们,就从现在开始,学会用孩子的语言——游戏,来和他们交流,这会让你拥有一个有趣又有效的育儿经历:无论是他们的入园焦虑,还是日常不刷牙、不起床、不合作,都不需要用大吼大叫或是讲道理去解决。

以上是就昨晚课程的精彩内容回顾。

关于“入园焦虑”,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又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感触?

文/王琦@大观家庭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出品方:大观家庭 (ID:thed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