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材的小火苗,早在幼年就被你用这种教育方式掐死了

作者:香港3861母婴 08-21阅读:414次

我一个学心理学的同学前几天找我聊天,她说,她最近又被远房哥哥教训了,原因是,她哥说她不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这样迟早会坑了孩子,还很鄙视的说:“你还学心理学的呢,一看上学就没认真听讲。”

她说,那天家庭聚会,好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她女儿刚一岁半,说话还不是很清楚,想要大人桌子上的餐布,哥哥六岁的儿子就帮女儿拿了下来,结果她哥一把抢走,说:“你让她说,别直接给她。”她在一旁愣了一下,尬笑到:“我女儿还不太会说呢。”她哥理直气壮的说:“就是平时太惯着了,要啥立刻就给,你要等一会儿,让她说,不说就不给,这样才能让她早早开口。”

结果,女儿一直挣扎着想从舅舅手里拿餐布,舅舅就是不给,女儿就哭了,哭的特伤心,她哥说:“看看,这都是你们太娇惯了,女孩儿也不能这样宠着,以后到了社会上谁会让着她啊,你们这样就是在害她!”

我朋友说,她当时特别生气,特别想怼回去,但是因为是家庭聚会,还有好几个老人在,孩子也哭得厉害,她就先忍了,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去安抚了。

后面整个吃饭的过程中都能不时听见哥哥训自己儿子的声音,一会儿是嫌他吃饭太慢,一会儿是嫌他把饭菜弄撒了,一会儿是嫌他没礼貌没有给长辈让菜,小男孩一直战战兢兢地吃着饭,偶尔别人劝一句说孩子还小,别太严厉了,她哥都要说:“小什么小,不小了,男孩从小就要锻炼,就要吃苦,不然长大就废了!”

她和我说,虽然她哥哥那种教育方式她受不了,但是另一方面也确实隐隐的担心,是不是孩子日子过得太顺,成长过程里缺少挫折,真的会让孩子以后抗打击能力太差?我想这也是很多爸妈都可能会有的担心。

我很喜欢的一位心理学大咖说过一句话:“唯有温暖御寒风”。

困难和挫折就好比冬日凛冽的寒风,能够让我们在寒冷中前行,靠的是身上保暖的衣物和心中对温暖的家的向往,而不是靠自己习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挫折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在孩子受到挫折之后如何帮助他重建信心、认识问题,而不是父母去人为的制造挫折,让这些挫折去“教育”孩子。

孩子需要额外的制造挫折吗?

当然是不需要的。每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知道,生活已经够戏剧化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觉得我从小到大一点点挫折都没经历过。

而成年人理解的挫折和孩子理解的挫折也是不同的,估计大部分人都忘记了自己童年时期的感受,那就来帮大家回忆一下,对于宝宝们来说:

想吃奶,没吃到,这就是挫折。

想要妈妈,妈妈不在,这就是挫折。

想看电视但大人不让,这就是挫折。

出去抢玩具没抢过大孩子,这就是挫折。

每一个小宝宝都生活在满满都是挫折的世界里,你数数你家孩子每天要哭多少次,要生气多少次。每一次坏情绪都意味着他经历了一次挫折,已经如此命途多舛,作为他最爱的爸妈,我们就别再给他人为的设置更多的障碍了吧。

现在这么脆弱,以后会不会越来越矫情不坚强?

新闻报道的那些因为父母早亡,五六岁就上山砍柴,洗衣做饭,照顾妹妹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的那些孩子,大家都会说他们坚强。但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懂事听话和隐忍,却没看到孩子内心满满的创伤,以及因为父爱母爱的缺乏,物质的匮乏,他很可能终生都活在这种苦涩的背景色里。他确实坚强,但也拥有你想象不到的痛苦。

而大多数城镇的孩子们,衣食住行不需要发愁,所以他们有更多的安全感让他们可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就是爸妈们说的:脾气差、娇气、固执。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没能力去自己安抚自己,而是需要爸妈的帮助。当你长年累月的去安抚你的孩子,慢慢地在你不在场的时候,他就会用你的方式来安抚自己。

如果一个孩子从来都不哭不闹,特别听话懂事,那只能说,这个孩子一定过早的承担了不该他承担的责任。

刻意的挫折教育有什么坏处吗?

这两天乐嘉带着四岁女儿横穿沙漠的事情在妈妈群里很火爆,大家都在讨论:让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去经历这些是不是太残忍了?虎爸狼爸的教育方式到底合不合适?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刻意挫折教育。我想如果这事儿发生在我身上,我可能会一遍遍问自己:我到底是不是我爸亲生的?

你刻意营造出来的困难处境,会给孩子更多的压力,也会让孩子开始质疑你们的关系。

孩子会觉得,为什么我的生活永远是hard模式?久而久之你期待他出现的坚毅的品质没出现,反而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没生活的动力,因为,反正怎么努力结果都很糟糕,干脆别去努力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一直刻意调高打怪难度,他们会问自己:我爸我妈到底爱不爱我?

挫折教育、延迟满足这些手段还有很大的市场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们确实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父母想要的效果,比如孩子更能忍了,孩子哭闹的次数更少了。但我想我们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是想要一个不哭不闹懂事儿的玩偶,还是想要一个活生生,会哭会笑的孩子?

人确实是很容易被控制的,尤其是孩子,更加容易,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就是各种惩罚:打、骂、罚站、不给饭吃、剥夺你的乐趣,还动不动来点挫折教育等等。

但这些“育儿”手段其实和养宠物没什么区别,如果你只期望通过这些手段养育一个孩子,以后也就别指望孩子能够取得什么高于一个宠物的成就,毕竟宠物的作用就是讨好主人,保证自己活下去就行了,独立啊,自我实现啊这些,就都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