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这么“逗”宝宝,要立马制止!

作者:宝宝育儿亲子课堂 08-28阅读:1975次

经常看到大人逗孩子,把孩子逗得出错,或者惊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们便笑了。逗孩子可能并没有恶意,甚至还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但对孩子来说还真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因为孩子不懂大人们的玩笑,大人的“逗”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愤怒、惊恐,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阴影。小编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在餐馆吃饭,看到一群大人逗一个孩子。首先是孩子爸爸指着一位朋友(大约30多岁)笑着对孩子说:“儿子,叫哥哥!”爸爸的朋友则笑着对孩子说:“不能叫哥哥,叫伯伯!”孩子爸爸继续逗孩子:“叫哥哥!”在这一声声“叫哥哥”、“叫伯伯”中,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爸爸的朋友掏出一个红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说:“叫声伯伯,这个红包便给你。“孩子不知道到底该叫眼前这个男人“伯伯”还是“哥哥”,迟疑着不吭声,也不伸手接红包。爸爸的朋友作势要把红包收起来:“不叫伯伯啊,那这个红包不给你了。”孩子不吭声。旁边一位阿姨笑着说:“这孩子胆子可真小,一直不说话,哈哈。”

男士们喝酒去了。过了一会,一位女士接过了接力棒。她走到男孩身边,蹲下来问道:“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猜你是女孩。本来情绪缓和了一点的孩子不高兴了,孩子明明是男孩,这位女士却故意说他是女孩,孩子感受到了女士提问的虚假,所以他不回答。女士继续逗:“你不说啊,那你就是女孩啦!”

孩子有点着急,趴到妈妈腿上,仍然不说话。显然他心里既着急又愤怒,愤怒的是明明自己不是女孩,那个阿姨却乱说自己是女孩;着急的是,他不知道如何辩解。这时,孩子的爸爸笑着说,再这样下去他一会儿会哭的。孩子的妈妈只是笑着,并不阻止那位女士逗孩子的行为。

女士并没放过孩子,对孩子说:“来,阿姨抱抱你,行不行?”孩子缩到妈妈怀里,不说话。前面的捉弄让孩子对女士毫无好感,怎么可能让她抱呢?女士笑着说:“你不说话啊,那我就强行抱你啦!”边说边伸手假装要抱孩子。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吓哭了,一桌子大人全笑了……

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父母全然未能意识到孩子的内心变化,未能给孩子提供保护和支持。大人们是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的实质是成人居高临下以孩子的天真幼稚来取乐,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逗孩子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心理阴影?1让孩子不能区别善恶和混淆是非

大人像耍猴一样逗弄孩子,怂恿孩子以取乐,后果是污染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不能区别善恶和混淆是非。

2使小孩丧失安全感

一些言语的戏弄,会让孩子把大人的玩笑话当真,并且感到恐惧。而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具有攻击性,伤害自己,其实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3让孩子感知自己不被尊重

没有分寸的逗孩子会让孩子感知到自己不被尊重。在不被尊重的环境当中长大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

有人”逗“宝宝,爸妈该怎么做?1当孩子被愚弄的时候,家长要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孩子。

不要因为碍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更不要劝自己的孩子,或者去替那些逗孩子的人解释,那样会让孩子感觉到孤立,连父母都不能理解和支持他。

2必要的时候可以带孩子暂时离开一会

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那种环境,先照顾孩子的情绪,事后再跟亲友沟通。只要家长得体的处理,可以做到既保护了孩子又不会得罪亲友。

3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对于大一点可以表达的孩子,可以教会孩子怎么面对别人的“逗”,也可以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对大人的”逗“慢慢释怀。

孩子总是要面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所以遇到别人逗孩子并非完全是坏事,家长处理得当,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个过程中,家长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孩子的内心力量慢慢增强。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