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绘本就是这么了不起!

作者:涵涵妈001 11-13阅读:4362次

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绘本好简单,就是一些图、一些文字,十分钟、八分钟就可以翻完。

绘本也好难,就是一些图、一些文字,但其中的道理好深刻。

绘本很让人回味,每次看完后,隔段时间再去看,总会有新的发现。

这是李祖文老师在《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的前言里写的一段话,看完后对我的触动很大。

仿佛就是我这几天参加上海书展后,回顾跟涵涵四年多来一起读绘本的一个心路历程。

先不说别的,单单说绘本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上,就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经常读绘本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都特别强。不仅词汇量丰富,最重要的是,说话时的逻辑感很强,能够让人很快明白他的意思。

特别是小孩子跟大人吵架的时候,逻辑感和语言力真的是集中爆发,让你既生气又震撼。

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的智力、社会性、情感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读图能力很强,经常读绘本的孩子读图能力更强。

涵涵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都特别痴迷于《父与子》,讲到我跟他爸爸,都整天苦苦哀求,让我给你读20本都没问题,咱能不能今天不讲这套啊?

前些日子,我邀请涵涵跟我一起录讲故事的视频的时候,她说要给小朋友们讲讲《父与子》,还把书拿出来先给我讲,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她都已经了如指掌了。

那时候我才发现,也许正因为对这套书的理解,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所以她才没有再要求我们继续读吧?

直到我拿到《父与子》只有图,没有文字版的书,我才知道,我之前小看这套书了。本身人家这套书作者就是没写文字,只有画画的。

但若是没有文字,估计很多大人会觉得更没意思了,可小孩子却不这么认为。

从一张图到另一张图之间发生了什么,画面上有哪些线索,如何从人物的神态、表情来判断他的行为?这都是对观察力、判断力和推理能力的考验。

所以,不要小看那些没有文字,只有图画的书,他们并不比有文字的书差。

而且若你留心还会发现,读经典绘本多的孩子,就算不去学画画,也会画的很不错,从线条感、创作力到颜色搭配,都非常不错,我想这大概是读绘本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对审美力的培养吧。

也许正是对那一幅幅的图画,日积月累的研究,才有了拿起笔来毫不费力的挥洒。

不用担心孩子是否能够完全读懂绘本,也不用担心自己讲的是否足够好,只要你坚持读,就会有收获。

若永远只停留在担心层面,而没有付诸行动,你永远体会不到绘本的神奇魅力。

不同年龄的孩子,读到的是不同的内容,不一定要一次读懂,读懂了不等于就没有重复读的价值了。

就像我们十几岁时读金庸和三十几岁时再读金庸,总有一番不同的收获一样。

关于如何读绘本,我写过好多篇文章,在我们的亲子阅读群里,也做过很多次分享,并且会继续分享下去。

其实,读绘本并不难,只要能够吸引孩子关注,并且调动孩子积极参与到亲子阅读当中,就能够读出价值。

怎样吸引孩子关注?

当然首先是要选择适龄适性的图画书,还有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甚至带上动作的朗读或者说表演。

如果你每天上班很累,没有精力去“表演”,也可以用大声读标题、观察封面、预测故事内容等办法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积极主动的参与。

大声读标题,就像我们听别人演讲时,对方一出场,就用声音或者某种暗示,引起你的注意,获得大家的关注一样。能够把孩子的思绪集中在书上面,还会带来“故事即将开始”的仪式感。

观察封面,不仅能够启发孩子去思考,还能引起孩子对故事的好奇,继续保持热情关注。

预测故事内容,不是要给孩子“考问”,一定要孩子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而是可以很自然地说:“接下来,将会怎——样——呢——”,不可以要求孩子回答,但你的语音语调很有感染力,你的自然流露会吸引孩子自发地去回答。

而且孩子回答正确后还有满满的成就感。就算预测的不一样,我们也可以在讲完故事后,跟孩子一起编个不一样的结局。

就像我们在看《延禧攻略》的时候,总是忍不住买会员,或者找剧情简介,就是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孩子读绘本时也是一样,他也有在猜测接下来会怎样呢?

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们要积极的鼓励孩子去说,开放式的阅读本无对错,有时候孩子现阶段不理解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自然地理解。

而且让孩子猜测故事的发展,不仅可以让孩子保持阅读的兴趣,还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创作能力。

我们常说读绘本不能带功利心,但是若是能既满足孩子喜好,又能使得能力得到锻炼,这样的好事,我们何必要拒绝呢?难道我们不希望孩子更好?

可以说绘本的唯一缺点就是贵,但除了这个缺点,真的都只剩下优点了。

是的,

好绘本就是这么了不起,

不读绘本的孩子不会怎样,

但读了绘本的孩子会大不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涵涵妈聊绘本

专注儿童心理和亲子阅读。爱看书爱研究的妈妈。推崇接地气儿的育儿理念,分享最实用的育儿方法。育儿路上我们携手同行,让更多妈妈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