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被欺负了却不告诉我...

作者:婴萌 12-29阅读:1071次

来源:妈咪OK,港大教育学博士创办、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成员指导。关注0-6岁宝宝大脑科学、智商情商。

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从来没有说有完全的正确或者不正确,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培养目标也完全不同,所以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在这里进行一些交流和探讨,寻找到适合娃的养娃方式不是吗?

好了,说回今天的话题~

上周OK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推倒了,后脑勺着地,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说是已经带他去看过校医,应该没啥大碍,但还是提醒我晚上再观察一下他有没有什么不舒适。

之前和大家聊过,OK从小就是个不争不抢、能退则退的孩子,我曾经一度也很惆怅,这样的小孩会不会太弱,但在养育的过程中,我发现首先这是孩子的天然气质带来的、急不来;其次孩子的着眼点和我们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你认为他被伤到了,也许他根本不在乎;再来担忧并不能解决问题,会无形中让他更觉得自己就是“弱者”。所以这两年我持续在做的是不断增强他内心的力量感,他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有关于此的分享,大家可以看《儿子被欺负,我找到了比“教他还回去”更有效的方法!》)

所以以我对OK现状的了解,我并没有太紧张。不过老师很细心,她让我晚上看看OK是否会告诉我他被推倒的过程。“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是怎么摔到的,是一个女生跑来告诉我们,他被推倒了,我们又调了监控,发现确实是。但我问他本人,他却告诉我,没关系,我已经忘了。其实,我们希望孩子是可以说出来的。”

看来新的问题来了——“如果娃被欺负却不告诉我们,该咋办?”刚巧之前好多妈妈来问过我,正好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展开说说。

不告诉我们,因为娃暂且不需要帮助,他自己会处理!

当天回家OK没有异样,也压根儿没提起此事,我琢磨了一阵子要不要主动问问他,但最终决定“他不说我就忍住别问”。

直到晚上临睡前洗脸,我不小心按到了他后脑勺,他突然跟我说,“妈妈,我疼。”我装着不知道,“阿?妈妈给你揉揉,这里怎么会疼?”“今天我摔在地上了。”“当时很疼吧,是因为自己不小心吗?”“是小糖糖跟我玩,玩着玩着,我没料到他会使这么大力,然后就摔倒了!“”老师看到了吗?“”没有,不过她后来来问我了,我说我忘了。”“你为什么说忘了呀?”“因为我怕老师说小糖糖,小糖糖也不是故意的嘛。”

一听到这里,我就彻底放轻松了,他不是不敢说,而是他并不认为自己受到了侵犯;他也不愿意扩大问题、产生负面影响,还顾及到了小朋友的感受。他有自己清晰的考量点和判断力。

他们不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不会说、不敢说,而是他们既不想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那没什么,他们自己处理得来,所以也暂且不需要你帮他出主意。

想起两个月前,有妈妈问我,她的娃儿被小朋友抓了,想到的却是对方比他小,他应该让着小的一方。这要紧吗?要怎么给娃树立对抗意识?

哈,当孩子已经有这样的判断时,咱们当妈的还有什么好担心?在这个过程,他已然成长成了一个有担当、能被他人接受也能保护他人的人。

原来,相比起身体的一点疼痛,孩子更关注的是和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他去判断对方是否是故意的,去评估未来是否值得和对方继续一起玩下去……

不告诉我们,因为大人的反应过度会让娃更窘迫

我们与其过多地担心孩子“太不会对抗”,不如注意一下我们“可能的过度反应”是否让他们更有压力。 孩子不再开口告诉我们,可能因为在过往所经历的冲突、受伤经验中,已经领会过了大人介入后的“尴尬”。

日本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明桥大二在《快乐家庭育儿》中说过,“孩子通过吵架的方式学习社交,即使吵了架他们也会若无其事地一起玩,如果大人强行介入,可能只会使矛盾升级。”

他用一组场景漫画描绘了一段爸妈介入孩子社交冲突后的情况。

A、B两娃抢车子发生扭打↓

A妈出面护娃↓

引发了B妈的不满↓

原本可能5分钟内就能恢复友谊的A、B两人陷入了尴尬↓

孩子的冲突当然是源于孩子的不成熟,但是如果大人一心只站在“保护”自家孩子不吃亏的角度去调停,会忽视以孩子的视角和心态去考虑长远的立足点,结果真的会让孩子在群体中更被动。

表姐家的女儿已经14岁了,表姐经常和抱怨女儿大了不和妈妈说心里话、总是保持戒备,最典型的就是女儿在班里受了委屈,宁可自己闷声憋着,也绝不找她说。

有一次和我表姐女儿聊起班里的生活,就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和妈妈,她说其实非常害怕和妈妈说起自已被欺负的情况时,妈妈会按耐不住、非常激动。这会让她压力重重、负担很重,也会给她带来麻烦。

她回忆起自己在幼儿园时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她跟小朋友在玩闹、被推了一把,从滑梯上滑下来时同时撞上了滑梯上的护栏,额头肿了起来。当时幼儿园老师立即把她送去医务室处理了一下,除了头上有个包,其他并无大碍,晚上回家时也已经不疼了,但表姐看到伤后就不断地逼问她到底是谁欺负了她。

这还没完,第二天表姐把她送到幼儿园后就在班里大闹不止。表姐女儿说:“因为我没和我妈说是谁,她就冲着老师发火。后来找出来了是哪个小朋友,以为就好了。结果妈妈还是继续吵吵嚷嚷的。要让对方小朋友和他爸妈必须给我道歉,我当时真的被吓到了,也觉得很丢脸。”

后来表姐女儿虽然得到了对方爸妈的道歉,但她却觉得比被打了还“羞耻”。更糟糕的是,后来班里的小朋友都不再敢跟表姐女儿玩儿了,因为都把她定义为“不好惹”。“没人知道当时的我有多么盼望离开那个班。”

我们要卸下“被害感”、学会信任

才会帮着娃在“力量感”上迈出最夯实的第一步

“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总是会特别容易激发我们担忧,我们仿佛再次看到了人性的险恶。我们会有当妈护子本能的愤怒,也会和孩子共情到他的“痛苦”,还有可能引发我们自己童年时代的痛苦记忆,于是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容易导致我们“非黑即白”的想法——自己的娃是一个需要帮助的无辜受害者,它是弱者,别人则是卑劣的恶霸,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根本无法在孩子面对冲突时给予信任和信心。

但事实上,在小龄阶段孩子的冲突中,强者和弱者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明确。尤其在孩子两三岁时,他们在发生扭打的过程中,其实两方都是受伤的。

美国家喻户晓的布教授在《给孩子立规矩》分享了一个现象:

而当孩子更大一点,被欺负的那个也仍然不一定是懦弱者;打赢了的那一方,也并非就是赢家(有非常多的研究证实,打人的孩子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寻求被关注的孩子,与此同时,他们比别的孩子在青年时期也更容易出现抑郁)。

同样的,被欺负的小孩后头缓过神来,如果发现大人还很紧张在意,他们可能会把自已受的伤说得更厉害,让你更加同情他,继而提出一些交换或应允。这对他的成长并不有利。

于是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如何恰如其分的进行安抚显得重要,一旦过了头,不但会让娃更局促和窘迫,更是会“害”了他。而当我们把“被害感”卸下后,发生问题时,就不会光顾着先起情绪,先控诉哪个小朋友怎么这么坏,对我的孩子怎么怎么这样,而忘了对孩子有关”如何面对“的真正指引。

我们总是特别希望帮助孩子能避开所有“坎坷”,但有些挫折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可能一直保护孩子,也不可能帮他解决一切问题。他需要在和小朋友的社交生活中摸爬滚打(不断增加自我的适应力),然后自己想出解决方法。

你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冲突、背叛和伤心,但我们都走过来了,那我们的孩子也一样!所以你的”信任”,相信他有这个成长和应对的能力,任何时候对他都无比重要。

OK妈说:

在最后,我还是要强调,这篇文章里探讨的是一般情况下的欺负和被欺负,如果是遇到了比较严重的欺凌,那我们还是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的,而且这个时候可能除了得我们来帮助孩子,也需要老师、幼儿园或者学校一起来探讨出一个有效的方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