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为什么老师的话更管用,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作者:小精灵母婴 01-16阅读:2310次

先来看看一个案例

昨天晚上睡觉前,儿子特意跟我强调说:“妈妈,明天早点喊我起床!” 原来,因为白天上幼儿园,爷爷送去晚了,结果错过了早餐,被老师叮嘱 “明天要来早一点。”

今天早上,我7点半喊儿子起床,他“噌”地坐起来,很自觉地自己穿衣服去刷牙洗脸。我很是吃惊老师说话的权威性,因为“起床上学”一直是儿子的难题,他每天都会为起床闹别扭赖床,没想到老师的一句话对他的作用这么大!

生活中我们也常发现,孩子在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在老师面前却像个温顺的小绵羊,对老师说的话更是言听计从。当孩子不听话时,甚至有许多家长喜欢这样吓唬孩子:“你再这样,我就告诉你们老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鲜明的对比?老师靠什么获得了孩子们的敬畏?今天,小编带你一起探讨一下背后令人深思的原因。

幼儿园有明确的日常行为规范

在幼儿园

幼儿园有明确的日常行为规范,如按时入园、衣服整洁、见到老师要问好、自己的事自己做等,老师对每一位小朋友的要求也都是一样的,规则和纪律适用于每个孩子,在这样公平、有秩序的环境下,孩子会感到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这时候孩子会自觉安心地遵守各种要求,自然也非常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在家里

反观在家中,孩子没有明确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很多时候,家长之间也没有形成统一战线,各执一词,爸爸妈妈说要让孩子这样做,但爷爷奶奶却对孩子说要那样做。孩子犯了错,爸爸妈妈严厉地批评,爷爷奶奶却一味护短,大人之间的不一致,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幼儿园有明确的奖惩制度

在幼儿园里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善于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处处给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表现好的小朋友老师会兑现承诺,积极鼓励,如奖励小红花、号召全班同学学习,让孩子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孩子在某方面犯了错,老师也会按照规矩及时给予“惩罚”,让孩子心服口服。在一群孩子里表现突出,能得到同伴、老师的赞许和认可,孩子们更愿意积极表现。

在家里

反观在家里,父母有时为了暂时化解矛盾,轻易许诺,如,“今天读完这本书,周末带你去公园。”然而,再也没有下文了。随意许诺后却不兑现,日积月累,一点点吞噬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很多家长和孩子约定好的规则,孩子没按照求做,哭闹耍赖,大多数家长都会心软屈服。当孩子不需要自我控制,没有约束的时候,家长的要求自然变成耳边风了。

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幼儿园里

老师给孩子们传递的都是积极正面的形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老师会身先士卒。来看看老师的工作状态:

要求孩子按时到校,老师就会提前先到;

要求孩子有礼貌,老师主动跟孩子问好;

要求孩子不要说谎,老师自己承诺的事情就会兑现;

……

在家里

很多家长在无意中忽视了言传身教的作用,比如:要求孩子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自己又随地吐痰。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不同标准会本能地提出反抗,时间久了,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权威”地位就会逐渐丧失。老公曾经教育过儿子吃饭的时候要坐好,结果自己却把腿跷在椅子上,每每这个时候,儿子就会大喊大叫,“爸爸,你的腿也没放好!”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别人,首先要自己做到。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至少是以身作则的示范,所以当老师批评孩子时,孩子愿意听,并愿意改正不良的行为。

老师教育孩子更加专业和理性

在幼儿园里

相较于家长来说,老师拥有专业的素养,在教育方面“身经百战”,能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并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要求也会更加客观,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情绪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在幼儿园里获得了尊重和肯定,自尊心得到满足,自然更加愿意听老师的话。

在家里

家长往往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值,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失望之余便不同程度地打击孩子,结果适得其反。因为对孩子来说,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要求,只要是超过孩子能力范围的,或者TA不感兴趣的,都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故意与家长对立。另外,平时父母工作比较忙,家长教育孩子时情绪不稳定,如高兴时事事宽容孩子,不高兴时就对孩子大发脾气,孩子也容易对家长产生不满和反抗。

您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家中的表现是否一样?如果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请思考下自己是否也有以上的行为。总之,只要家长们善于改变自己,学会借鉴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之路,相信您一定会看到孩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