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生叮嘱: 夏季坐月子不用怕, 这八点做到了, 一生不落月子病

作者:柏尚辣妈 06-01阅读:458次

在夏天生孩子、坐月子对于产妇和其家属来说都是比较辛苦的事情。有的老习俗说月子里要熬着不洗澡,不能开窗通风,要捂着才会母婴健康……产科医生提醒,在夏天里坐月子的产妇,要注意居室卫生和个人卫生以及健康饮食,摈弃一些传统观念。

一、夏季坐月子吹空调要适当

坐月子不必忌讳吹空调 生活水平提高了,关于“坐月子”的老说法已经过时。有的新妈妈在坐月子里,把屋子封得很严实,窗子不但关得很严,而且连窗缝也糊好,门上加布帘子,俗称“捂月子”。 其实这样做对新妈妈是极其不利的

空调对产妇和婴儿有益,因为室内温度过高的话,人体内部的热量无法排出,不仅大人孩子都会起痱子(新生儿容易造成感染),而且产妇中暑是不利于产后恢复的。 幸孕草提醒:空调的温度一般以26℃以上为宜,坐月子时穿长袖衣、长裤,如果脚上感觉有凉意,穿上一双薄袜子;新生儿可盖上一床小夹被。

二、衣服一定要舒适

1.材质应该选择棉制的,既保暖又吸汗。产后,最常见的身体现象就是出汗多,俗称是“褥汗”,尤其是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最为明显,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身体在以出汗的形式排除孕期体内增加的水分。

因此,新妈妈的衣物一定要选择纯棉的、透气性好的,袜子也是一样。

2.应该穿长衣长裤,穿薄袜子。户外晒太阳时可以选择短袖上衣。平时穿好长衣长裤和袜子,尤其是淋浴后。如果天气好,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为了能更好地接受阳光照射,上衣可以选择半袖衫,不过一定要做好防晒。

3.睡衣要宽松,必要时可以穿着袜子睡觉。有些新妈妈在清醒的时候会十分小心,可是一旦睡着了就会蹬被子,很容易着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穿着睡衣和袜子入睡。

4.衣物一定要勤洗勤换。产后多汗,有时不到半天衣服裤子已经湿透了,千万不要怕麻烦,要多准备一些内衣内裤和贴身的衣物,一旦感觉不舒服马上换下来,避免着凉

三、产后前24小时一定要重视

1、产后4-6小时:尽快排尿

如果是顺产产妇,那么下了产床后可要多多o地喝水。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胎头下降会压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麻痹以及产后腹壁肌肉松弛,而排不出尿。而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也会导致产后出血。

2、产后6-8小时:下床走动

产后经6~8小时休息,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多能自产程的疲劳中恢复过来,可以在床上活动,并坐起来。8~12小时后,可以自行上厕所。次日,便可在室内随意活动及行走。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平卧6~8小时后,可以翻身活动及侧卧。拔除导尿管后,便可以坐起,在床上活动。手术后24—48小时,于输液完毕,在他人协助下,可开始在室内活动。术后早期活动可以减少肠粘连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开始时活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过度疲劳。

3、产后24小时内:定时量体温

产后发烧是大事,不要以为只是头痛脑热而等闲视之。新妈妈在产后一定要养成定时量体温的好习惯,如果发现体温超过38℃就要当心喽。

四、产后个人卫生

妇女产后汗腺很活跃,容易大量出汗,乳房还要淌奶水,下身还有恶露,形成全向发粘,几种气味混在一起,身上的卫生状况很差,极容易生病。这就要求产妇比平常更需要多注意卫生,多洗澡、洗头、洗脚。

从科学道理上讲,产后完全可以洗澡、洗头、洗脚。只有及时洗澡、洗头、洗脚,才可使身上清洁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保持汗腺乳能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由汗液排出,还可以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

温馨提示:如果会阴部没有伤口,而且疲劳已经恢复,随时都可洗沐浴,不宜用盆浴。但每次洗浴时间不要太久,每次5-10分钟,以20℃的室温、34-36℃的水温最为适宜,洗后赶快擦干身体,及时穿好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产后洗澡、洗头有益于产妇的健康。至于何时开始,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所处地域气温来选择以上两种方法。勿让水温太凉,以防身体受冷引起诸多不适。

五、产后注意保养自己,别出了月子成大腹婆

产后妈妈感觉以下子卸货后身体倍感轻松,在月子期间内衣也不穿,更别说收~腹,收~胯了,其实大家都知道,产后6个月是黄金恢复期。产后6个月是体重控制的黄金时期,如果产后6个月内能够恢复到怀孕之前的体重,则8至10年后,体重平均增加2.4千克。如果产后体重无法下降,则8至10年后,平均体重会增加8.3千克。由此可见产后6个月不仅是控制体重的黄金时期,还影响着产妇日后的生活质素。所以只要抓住产后6个月恢复最佳时间,做好这些,想要恢复美美很

注意:这款不紧不嘞不卷边,每天坚持穿八个小时,瘦的很快的、多喝热水,薄薄的面料,透气性很好。大领口设计,方便喂奶。这是我在医院里,医生告诉我的,护腰特别好,不会落腰痛风、

六、分娩方式不同、饮食也有区别

顺产:产妇在生产完的三天内身体比较虚弱,通常容易口渴,胃口也不佳,因此最好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营养粥,既有营养也好下口,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盘清爽可口的炒青菜;二三天后,胃口渐增,才开始进食其他滋补品。但胃口差时不要吃得太油腻,然后慢慢再增加鸡、鱼、虾、肉等,蔬菜与肉类要平均分配,均衡补充铁质、钙质、蛋白质等营养素和纤维,除了恢复体力外亦有助于乳汁的分泌。

剖腹产术后6小时内禁食:剖腹手术,由于肠管受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刺激,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易造成术后的腹胀感。6小时后宜服用一些排气类食物(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腹胀,并使大小便通畅。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如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等,产妇也要少吃,以防腹胀。同时产妇也要控制盐的摄入,如咸菜、梅干等腌制类的东西少吃。当产妇排气后,适宜吃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如蛋汤、面条等,然后依产妇体质,饮食再逐渐恢复到正常。

七、产后子宫恢复

宫是孕育宝宝的重地,女性生产后,在月子期间注意身体调养,有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那么,产后多久子宫能恢复好?如何判断产后子宫恢复情况呢?如何促进子宫恢复?产后子宫恢复不好怎么办?这些都是新妈妈应该在了解的知识。

产后子宫恢复的过程

产后子宫的复原主要包括子宫体,子宫颈和子宫内膜三部分。子宫恢复主要是动作的持续收缩,从分娩时将胎儿及胎盘挤出,接着将恶露排出,此后子宫不断收缩形成血块达到止血效果。最后,子宫再次挤压,将血块排出使子宫体积缩小。

1.子宫体的恢复

胎盘娩出后,子宫会即刻收缩,可以摸到腹部呈球形很硬的子宫体,其最高处与肚脐水平同高。之后,子宫体高度每天会降1-2厘米,约在分娩后10-14天,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

2.子宫颈的恢复

生产刚结束后时,因为子宫颈充血水肿,而变得极其柔软,子宫颈壁很薄,7天后才能恢复原状。7-10日后子宫颈内口关闭,直到分娩后大约4周,子宫颈才能恢复正常大小。

3.子宫内膜的恢复

胎盘、胎膜与子宫壁相分离,经由母体排出后,会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长出新的子宫内膜。分娩后约10天,除了胎盘附着面,其余部分的子宫腔会完全被新生的内膜覆盖。刚生产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有手掌那么大,产后约2周,直径缩小到3-4厘米,直到产后6-8周愈合。

产后多久子宫能恢复好

1.子宫恢复的时间

子宫是女性在怀孕及分娩时身体内部变化较明显的器官,它由原来的50克增大到妊娠时期的1000克左右。一般情况下,产后子宫需要大约6-8周才能恢复到孕前状态。

2.恶露与子宫的关系

宝宝降生后,随之而来的是胎盘的娩出,此时产妇阴道会排出一些棕红色液体,包含有坏死的蜕膜组织、血液、粘液以及细菌等,在医学上被称之为恶露。恶露是否干净是判断女性子宫是否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

3.产后42天:恶露干净,子宫正常

大多女性的恶露会在产后28天左右排出干净,当然一些女性可能时间稍微长一些,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42天。因为产褥期是从产后2小时到产后6周,在此期间产妇身体机能都会逐渐得到恢复,子宫也不例外,会恢复到正常女性的身体状态。因此产后42天即6周是子宫恢复的时期,不管是顺产,剖腹产,钳产或臀位助产,在此时间段内恶露都应该排干净。

4.产后42天:恶露未干净,子宫异常

若产后42天后,产妇仍有恶露排出,则说明子宫恢复异常。倘若同时有量、颜色、气味等的异常及变化,则应注意是否为子宫疾病。比如胎盘残留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细菌经由阴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时有隐性感染却未及时治疗,以及剖腹产伤口恢复欠佳等原因,产妇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并接受治疗。

八、产后要及时母乳

母乳喂养不仅非常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1、尽早开奶:一般来说,产后30分钟之后,虽然这时候新妈妈还未开奶,乳房中可能没有足够的奶水,但也要尽量给宝宝吮吸乳房,尽早培养起宝宝吮吸乳房的习惯。否则的话,宝宝日后可能会排斥妈妈的乳房。

2、不要丢弃初乳:产后五天内,妈妈分泌的乳汁称作初乳。有些妈妈认为初乳是“脏”的,或认为初乳没有营养价值,挤掉丢弃了,这很可惜。其实初乳是营养的精华所在,富含最高的人体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促进宝宝的发育。因此产后五天内应当随饿随喂,尽量多给宝宝补充。

3、注意母乳不足:妈妈母乳量不足时,经常会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宝宝吞咽声少,哺乳后宝宝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这个时候,妈妈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4、宝宝边吃奶边睡觉影响大: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这样不仅不卫生,而且容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导致畸形。

5、保持心情愉快:妈妈要以轻松的心情喂奶。如果妈妈在精神上有负担或者心情很紧张,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