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妈妈现身说教: 我为什么不教儿子与他人分

作者:育儿新资讯六号 06-23阅读:5768次

话说,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教导,好东西要记得跟别人分享。玩具不要独享,东西不要独食,大家一起吃一起玩才开心。有时候如果我们不愿意,还会被当众“教育”一番,或者被说“太小气”。

不过最近美国的一位妈妈带儿子去公园玩时,却提醒他“不用和别人分享玩具”让在场所有爸妈都非常不爽,但事后她在 Facebook 上发文解释“不分享”背后的意义,引来 20 多万个网友点赞!

当天,她带着儿子卡森去家附近的公园找朋友的女儿玩耍,当儿子正在玩着心爱的玩具时,就有 6 个男孩上来围住了手上拿着变形金刚、卡通模型和卡车玩具的卡森,让他分享自己手上的玩具。

这让卡森感到害怕和不知所措,紧紧地把玩具抱在胸前,并且看向妈妈。

妈妈从孩子的表现看出他并不想分享,她没有像很多家长那样,要求儿子分享自己的玩具,而是告诉儿子,不必勉强自己分享玩具,如果你不想,“就直接说‘不’,不需要多说什么。”

卡森得到了妈妈的支持后,坚决地拒绝了那些小孩,没想到那些陌生的孩子不死心,马上跑来和她告状,说卡森不分享玩具。

她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卡森不需要跟你们分享,他已经拒绝了,如果他想分享的话,他会分享的。”

不意外的,话音刚落,周围其他的家长立刻向她投以恶意的目光,还有一些人满脸的不可思议,觉得她们这样拒绝“很粗鲁”。

随后,这位妈妈在 Facebook 上用三明治的例子作对比:“身为一个成年人,如果我在公园里边散步边吃三明治,一群陌生人来要求你分享这块三明治,你会给吗?会有任何有礼节的成年人向我伸手要三明治,并在我拒绝之后表现不愉快吗?不会!”

而且,她还让旁观者们好好思考一下“谁才是不礼貌的那一个”,是不太想把玩具分享给陌生人的卡森,还是突然出现并要求玩卡森玩具的陌生小孩呢?

她的这种观念也获得了不少家长的支持,从大人社交的角度来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客人是礼貌的表现,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所谓的分享就是家里来了一个人要抢走他的东西,换做是谁都不会心甘情愿。

这位妈妈还表示,自己的目标是教导孩子从小就像大人一样处事。虽然也知道有些大人从孩童时期就不懂得分享,但她更了解那些不懂得说不的人,或是不懂得划清界线的人,还有不懂得为自己着想的人有多无奈。她自己就是如此。

当然了,卡森并不是一个自私的孩子,他非常乐意和朋友家的小女孩分享玩具,他只是不愿意把玩具分享给陌生小朋友,他想带玩具给小女孩一个惊喜。

最后,她告诉所有的妈妈,如果下一次你的小孩跑来跟你抱怨别的小孩不跟他分享时,请记住,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并不是别人的一个诉求你就必须要委屈你自己。放弃本来自己拥有的去成全别人,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她也绝对不会教自己的孩子这样做。

当这样的言论在 Facebook 上流传开以后,当然有人赞赏有人怼了。不过大多数的网友都表示赞赏,认为她把大家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有网友留言表示力挺:

“她不是在教孩子不要和任何人分享,因为他带了玩具本来就是要分享的,但是是要和他的朋友分享,而非一群跑前来伸手要的陌生人。她在此做的解释都是对的。”

“孩子们分享公共设施是理所当然的,例如公园的游乐设施,滑梯和秋千。但那些玩具是他的个人物品,就像他的衣服和鞋子一样,他不需要分享他的个人物品。”

“作为一个学龄前儿童的老师,你一定会吃惊于有多少的父母会不知道怎样去教导孩子“分享”这件事。我经常问那些家长,“如果你有100元,而我想要50元,你会给我吗?”“不会”。你会用说的方式来拒绝我,而并不是去哭或者去打闹。这也是我用我的方式来教孩子,用非常礼貌的方式告诉对方:"不,谢谢,这是属于我的东西或者我现在还需要它。”

当然啦,这样的观点也遭到了不少人来怼她,觉得她的说法简直是谬论:

“这篇文章简直就是荒谬!因为孩子已经知道如何拒绝别人。教他们如何去分享也是作为小孩必须要知道的事情。我从这篇文章里面感觉到了这位妈妈非常的自私,也教导她的孩子变成一个自私的人。你怎么能教导一个小孩不去分享呢?我们应该去告诉我们的孩子去分享自己的东西。”

“把三明治和玩具比较是不合理的。而且小孩也和大人不一样。孩子更有社会性、更容易和陌生人(孩子)互动。我不觉得分享是件坏事。如果她一直教育孩子只关心自己,我想孩子长大后会出现心理问题。”

“我对支持这位母亲做法的人们表示困惑,他们怎么能认为这是正确的呢?如果没有分享,我们的社会也就变了味。”

分享到底是什么?如果带有“逼”的含义,那么这一定不是真正的“分享”。

如果孩子没有被教会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现在是被要求分享玩具,那以后被要求分享时间,精力呢?

所以大胆告诉孩子,如果他们不愿意,他们可以不分享他们的玩具。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要分享的人,充分维护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因为孩子没有被教育如何正确地分享和与他人交往,他们常常直接开口跟别人要东西。这是一个大问题,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不能疏忽。

相比大多数父母粗鲁地夺过孩子的东西,让孩子把它“分享”给别人,这位妈妈的做法其实更不错。

况且,孩子也不是不分享,他只是希望把玩具拿去跟一个小女孩玩不是吗?

她只是在教孩子分享要遵从自己的意愿,玩具是他的,他有权决定跟谁分享。

在教会孩子分享的同时,也教会孩子敢于说“不”。

让孩子在被强迫分享时,能说出“不”,而不仅仅是用哭闹和踢打来表示自己的不愿意。

这位妈妈唯一没有做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跟孩子解释为什么可以说“不”。

一些在大人眼里不足轻重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许很重要,又或者,这个东西他想分享的另有他人,那孩子不能说“不”吗?

当我们抹不开面子强迫孩子去分享时,是不是也给了我们孩子一种感觉:为了迎合他人,讨好他人,自己的一切都是可以牺牲的?

当有一天,孩子被要求帮忙,被要求分享时间和精力,而他又刚好很累的时候,他还要答应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