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孩子成为朋友,首先要做到这些

作者:智象儿童阅读 02-11阅读:4328次

上周我下班回家的时候遇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坐在我前面的一对母子正在讨论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很显然两人是从电影院里刚出来的。

男生很认真地和妈妈在讨论电影里的剧情,不管是他喜欢的地方还是不喜欢的地方,他都仔仔细细地和妈妈分享他的观点,妈妈也很认真地倾听,并适时地给出一些建议。

在他们的这段谈话里,我感受到的不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说教,而是两个人作为朋友一般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说到一个观点时,明显母子两产生了一些分歧,而妈妈的做法是,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就留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了。

当他们下车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手挽着手慢悠悠地朝家里走着。

这非常令我惊讶,那个男孩少说也有12岁了,竟然能和妈妈保持如此亲密的关系,要知道我弟弟12岁的时候碰都不让我妈碰了。

我们经常说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和孩子平等交流。但是这句话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俗话说“三岁一代沟”,家长和孩子之间隔的那20几岁都成一条银河了。当孩子长大后他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家长却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搞不懂他们为什么喜欢那个东西。

所以我们说的“友谊教育”不是和孩子做朋友,而是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孩子交流,不打击孩子,去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不以大人的权威压制孩子。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最头痛的事情就是沟通,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对自己说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造成家长与孩子无法沟通的主要原因是:

沟通时机不正确

孩子正在思考问题,或者是看电视看得正起劲的时候是不想与人交流的,但是很多家长却偏要在这个时候和孩子聊聊。

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孩子听得不耐烦,家长也讲得很累。

沟通的内容太复杂或者没有重点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的内容太复杂或者是没有重点,都会让孩子听不懂家长想要表达的意思,孩子根本不知道家长在讲什么,当然就左耳进右耳出了。

沟通的方式不正确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还是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也会对孩子说出类似于“我说的还会有错?”“你应该听我的”这种话,或者是直接严令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做。

在小编看来,这样的沟通根本就不叫沟通,叫下命令,这是最令人反感的一种交流方式。

家长没有养成和孩子交流的习惯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工作忙而习惯性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导致孩子长大后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也会觉得没有必要和家长沟通了。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还要注意这些问题:

不要随意泄露孩子的秘密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事情当做笑话讲给朋友听,这样的做法会降低孩子心里对你的信任度,慢慢就不会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你,因为他会担心你再次把他的事情说出去。

不管多大的事情都要在征得孩子的同意后才能讲给别人听,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包括孩子。

不要搞“独断主义”

遇到事情要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并尊重他,这样能够让孩子觉得他是受到尊重的,他在被尊重的同时也会更加尊重父母。

有一句话说,哪有不挑食的父母,因为他们买菜的时候都不会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决策中。

要信任孩子,并且经常鼓励他

不管孩子决定做什么事情,或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完成一件事情,家长都应该相信孩子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鼓励他去尝试。

即使是一些看起来偏离了常理的方法,说不定也能成功,一味地否决孩子的想法只会对孩子造成打击。

控制谈话的次数和内容

大多数时候反复多次的谈话容易使孩子反感,而且沟通的效果也不能与次数或时长成正比。所以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把握好程度,把重点讲清楚了就行,留一点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帮助孩子分析他面临的问题

这样的做法也可以避免孩子走一些弯路,而且还能在孩子心里为自己塑造一个高大、睿智的形象。但是家长不能替孩子把所有问题分析好,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

适度的惩罚与批评

当孩子犯错后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惩罚他的目的是什么。不能言辞激烈地批评他做得不对,这样你就又回到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家长的形象。

与任何人沟通都应该站在双方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和孩子也一样,当你能够以平等的思想和孩子交流沟通后,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信任你,向你吐露心声。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会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小编觉得,最好的父母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