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大的穷孩子,人生要有多悲哀?

作者:亲子育儿经mp 02-28阅读:2055次

01

周末我们和桃子一家一起去一个商业中心吃饭。

中厅里有一辆五彩缤纷的儿童火车,用比步行还慢的速度,转一小圈,3分钟,顶多一百米,一个孩子30块,不超过1米二的孩子,要有大人陪同。

孩子们自然想坐。我们有三个孩子,两个不到一米二,再加上一个大人,要120块。我们都觉得有点贵,想着先去吃饭,然后去儿童运动馆。我办了卡,一个孩子算下来还不到50块,可以玩一天。

桃子的女儿才刚刚三岁,听妈妈说不坐了,一下子跑过去抓住火车,就开始放声大哭。

这时候,桃子的老公木头跟过来问:“宝儿,为什么哭呀?”

桃子解释:“她想坐这个火车,有点贵,咱们吃完饭去运动馆。”

木头转头看了看价格,然后说:“坐,孩子想坐,为什么不坐?”

桃子又解释:“不是太贵,是太不值。也就几分钟”

木头说:“有什么值不值,又不是买不起,孩子开心,我就开心。”

说完他转身就去买票,还给我家两个妞也买了票。孩子们不明白大人的苦恼,开开心心地跳上了车,一片欢呼。三分钟,孩子们下了车,笑成一团。

木头说:“你们看,有什么比孩子们的开心更重要啊?孩子,尤其是女孩,一定要富养,才能有格局,不小家子气。”

02

桃子和木头都是属于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他们都是寒窗苦读,从农村考到985的重点系,毕业后留在上海。

木头是公务员,收入普通,但是稳定,工作压力小,有更多时间照顾家里。

桃子是大公司,收入不错,但是压力很大,常常出差,没时间没精力。

他们的家庭收入加起来总体水平还算不错,现在在上海也有了房子,木头单位的福利。单位福利不是白送的,只是比现在上海天价的商品房便宜。每月还房贷,养孩子,养车,双方老家都还要有点周济,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吃完饭,我们去运动馆,男人们陪着孩子们去玩。我和桃子一人买了杯咖啡,坐着聊天。

桃子给我讲她和木头的问题。

木头老家在山里,初中之后,村子才有了路,汽车才能通进来。木头小时候,穷得触目惊心。所以他的改变意愿特别强烈,这辈子,下辈子,我孩子,我孙子,都不能再受穷。

桃子也是农村来的,但是村子就在省道附近,而且桃子的爸爸会木工,农闲的时候常常帮人打家具。桃子的童年,不能和城市孩子比,可是和木头比,她算是资产阶级。

当年在大学的时候,他们一起打工,一起攒钱,一起省钱,看着卡里的钱的位数越来越多,心中说不出来的满足和幸福。

可是今天当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纸迷金醉的大上海有了立足之地,面对自己的孩子,他们才发现,对生活,对未来,他们的观念如此不同。

对自己,木头是一个死磕省钱的人。一件衣服能穿十年。有次他一条内裤破了,扔之前,还想着把松紧带剪下来。木头不吸烟,不喝酒,电话都在单位打,没有WIFI的地方,不开手机。木头唯一的爱好就看书,现在连书也不买了,只在网上找免费电子书。

但是木头这辈子的克星是女儿。

从桃子怀孕开始,木头开始读各种育儿专著,木头确信:

他和桃子,是趁着社会阶级没有完全固化之前,有幸的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现在的社会,已经分层,阶级已经开始固化,那么唯一仅存的逆袭方式就是富养女儿。

木头想让女儿进入富人阶级,让她拥有富人的思维,修养和做派,让她脱胎换骨地变成一个富家女,这样她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富人阶层接受,而不会被排斥。总之,一定不能让孩子沾染上寒酸气。

这一切,我听得目瞪口呆。有多少人在成年后,一边拼命地声讨并拒绝自己的原生家庭状态,一边却又在毫无意识地拼命模仿。

03

在焦虑无比的现代社会,“富养”已是一个完全被扭曲的概念。

在刚怀孕生孩子那会,我也曾是一个焦虑不安的母亲,每天如海绵般吸收各种育儿理念。

“富养”,尤其是“富养”女儿,是众多理论中最讨父母欢心的理论,因为没有人不想把自己的女人养成一个亭亭玉立、仪态优雅的公主,养尊处优,富裕安逸。

然而“富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生最现实也是最悲哀的是,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阶级,却无法凭空地假装身在另一个阶级。装再真也是假的,真的骗不了别人。

对于一个成人来说,这种外强中干的假装会引发别人的耻笑。孩子也一样,别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都是小人精,只不过是缺乏表达能力。

在法国留学时,我认识的很多小留学生,都是家里有钱有势,学习不好,考大学无望,出来镀金的主儿。可是其中有一个是出自工薪家庭,父母离婚,妈妈为了让他出国,卖了房子搬回去和父母同住。

离婚对于他妈妈是一个踏不过去的坎儿,她一定曾鼓着气发誓:“就算我是一个女人,也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只可惜这位从小被刻意富养大的女孩,虽然知道自己家没有别人家富有,但是没有危机意识。

她整天和那帮富家子弟混在一起,追着名牌包包、新潮手机,几年都没有申请上大学,然后不知道去了哪里。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在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譬如,靠脸吃饭的明星们,总是很介意报纸曝光自己孩子的脸;不是明星的普通人,却总是在想方设法地刷屏晒娃。

又譬如,那些热情追捧“富养”的父母们,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改变了出身,却仍旧惶恐不可终日的逆袭屌丝;那些真正的富豪精英父母们每天想的却是,怎么严定家规,怎么勤工俭学,怎么控制孩子的物欲。连川普的女儿都声明,小时候零用钱要自己想法赚。

04

养孩子,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穷养孩子,孩子会没有格局,没有远见;

富养孩子,孩子容易缺乏危机意识,败家第一。

事实上,没有伤害就没有成长,上到王子,下到庶民,说起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委屈犹如大浪淘沙。

养孩子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修行,与其在不停地想:

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把自己人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传承给孩子,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