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青豆书坊 03-27阅读:552次

关注我们

谈到教育的宗旨,大家都不会否认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方面的核心能力,然而却不会考虑天生的灵性。

在课堂之外,孩子散步、独处、思考和谈论生命的奇妙、神秘的宏观问题的时间也让位给了比赛日、运动训练、家庭作业、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活动。

我们教给孩子如何理性地谈话,只强调逻辑,却忽略了直接经验和内在的感受。

这种割裂导致孩子只重视科学和逻辑,认为只有它们才是真实的,同时轻视个人经验或直觉,认为它们“没有事实根据”、不重要,这样的割裂没有必要,而且是错误的,科学与创新的核心正是拓展知识,探索未知,凭借洞察力以及所有可能的来源获取信息。打破条条框框、偶然的机会、直观的预感、意外的发现一直在科学进步中起作用。

孩子需要知道,他们应该同时培养分析和直觉能力,即头脑认知和心灵感受,这两者都很重要。

神经科学显示,灵性发展体现在最基本的细胞水平上,神经元的发育遵循用进废退原则,经常使用的脑区更发达,不用的脑区则逐渐萎缩。

所以孩子使用的语言基本上都是从你那里学来的,而不会是他没有听过的语言,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词汇量丰富,孩子词汇量也丰富。语言能力、数字和抽象概念的发展亦同此理。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大脑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它使母亲和新生婴儿之间的无须语言就能连通,并且互动越强,联结越牢固。

随着孩子发展出学习、提问和推理的能力,他的大脑不断改变,成为思考者,这是正常的、美好的。

而如果感性能够从中协助,孩子的各种能力可以发展得更充分,没有必要为了理性的严谨而舍弃了丰富的内心生活和敏锐的灵性感知。

如何才能保持这些强大的共情联结呢?

语言、我们的行为和爱是最有力的工具。孩子能自然而然地看到的一切事物的相互联系,他们的世界观看似稚嫩,却以爱、保护和关照为原则。这就是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并通过这样的视角观察万物的联系。

我们有时会用“与我们无关”“胡说”“我们不知道”等言辞在不经意间瓦解孩子的感受、强调疏离、否认万物的联系,言外之意就是:不许这么想。

◇“这是查理的问题,不是你的。”

◇“如果他需要帮助,他会问老师吧。”

◇“无家可归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的,这是可怜的人无家可归。不过不要担心,你有一个家,家人爱你。”

这种情感疏远是在否认孩子神经水平的精神协调。也许我们这样说是为了安慰孩子或避免谈到不舒服的话题,但这既没有帮助,也不健康,因为它只会破坏孩子的认知。让他们疏远这些感受,不关心别人的体验是错误的。

当我们阻止孩子谈论他们的真实感觉,就是抑制其感受的潜力。他们需要知道,信息不总是来自外部资源或别人的证实——这在青春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直觉将给出比来自别人的声音更明智的指引。

现在人们都在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似乎必须接受训练才会有同情心,许多活动更是以“教给孩子共情”为目标,让孩子体验别人的感受。

可是,孩子天生就有爱与共情的能力,这些是他们的本能,我们支持和鼓励他们的这种感同身受和认识——有意识地换位思考——两者的发展相互交织。如果我们忽视了早期的发展,以后就会需要“教给”孩子共情。

尚未被训练去忽略感受的幼儿就是能在较深层次感受到某些事情

例如看到一只孤独的小鸭子在公园里,就想知道它妈妈去哪了,也许鸭妈妈也在担心鸭宝宝;孩子会往地上撒面包屑喂蚂蚁,在我们捕捉厨房里的老鼠时说“不要杀死老鼠,它们只是想吃东西!”;他们还会把玩具塞给哭泣的婴儿;常常在我们心情不好时安慰我们,看出我们试图隐藏起来的恐惧和悲伤。

当他们进入学校,培养出批判思维能力,我们教他们问自己:你怎么知道?这是个重要问题,你希望学龄儿童知道他们的想法来自哪里。他们要学会研究。从 6 岁到 10 岁左右,他们需要学习成为带批判眼光的消费者和知识的创造者。

但我们不需要为了实现这些而关闭孩子天生的感受能力与同情心,因为这两者他们终生都需要。

相关图书信息

书 名:《灵性孩子》

作 者:[美] 丽莎•米勒

译 者: 王欧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