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最好安静!

作者:养育无忧 08-03阅读:2799次

作者:丁暖

本文由:暖观点(nuanguandian)

01

如果你的孩子推开家门,冷不防地跟你说道,“妈,我不想活啦!”

你会是怎样的反应?

魂飞魄散?六神无主?天昏地暗?还是一把抓住孩子猛灌关于生命宝贵的拯救鸡汤?

当女儿放学回来跟美霞说自己不想活了时,美霞正在往鸡翅里倒可乐,她心一颤,手一抖,可乐瓶子差点丢进锅里。

美霞扭头看女儿,女儿的表情是大写的“丧”。

美霞抱抱女儿柔声说,“今天我做的可乐鸡翅,咱们边吃边谈。”

饭桌上,美霞静静地听着女儿“不想活”的原因。

无外乎是小女生的一些烦心事,心里的“苦水”倒出来,情绪也好多了,女儿说鸡翅味道不错,就是可乐加多了。

美霞的成功在于,她总是平和地听完孩子的讲述,完整准确地把握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草木皆兵,上纲上线。

02

有的家长抱怨,我也想听孩子说心里话,可是孩子越长大越沉默,不愿意再跟我谈;也有家长苦恼,自己明明想和孩子好好沟通,全程却是火药味十足,现场一点就爆。

孩子们也表示很委屈,说,你们做家长的真的愿意好好听过我们说话了吗?

网友“科研狂人”讲述了自己儿时的一幕:

“科研狂人”提到的这样的句式,估计许多人小时候都熟悉。

孩子们天性爱说话,能让他闭嘴的,一定是遭到了不友善的对待。

当倾诉遭到了诘问的打击;

当分享得到了冷漠的对待;

当诉求根本接收不到回应;

当表达迎来对方的嘲讽;

……

这样的情况下,难道你不也是选择在第一时间闭上嘴吗?

聪明的家长,自始至终懂得保护孩子说话的愿望,因为孩子一旦决定闭嘴,就意味着向你关闭心扉。

03

家长会听,孩子才爱说。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美霞这样完整地听孩子说话。

成年人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都明显缺少耐心,孩子还没说完便代入自己的预判,其实我们很可能没有听懂孩子要表达什么。

04

在和孩子沟通中,大部分环境是在自己家里,因为在自己家里,又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家长容易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姿势和体态等,我们可以脑补这样的画风:

爸爸人高马大,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全程俯视着瘦小的孩子……这样的角度如同审犯人,你觉得孩子敢诉说吗?

也或者妈妈忙着手里的活,全程心不在焉,不被重视,孩子愿意说吗?

合格的倾听者,都重视倾听的技巧。

平等的姿态,温和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民主和尊重。

让孩子处于诉说的主导地位,不要急切地打断和评价。

对孩子的激动情绪报以理解、认可和抚慰。对孩子所说的内容保持高度专注,做出呼应。

鼓励孩子释放内心的不满。

思维要跟着孩子的思维,不要跳跃,不要试图转变孩子的思维。

不要靠自己的经验预判孩子的想法,一定让孩子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

倾听,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在说和听的过程中,亲子间传递的是一种温馨的力量,这种力量自带治愈效果。

05

有位妈妈,一直被儿子抵触,她和儿子的沟通属于要么沉默要么爆发的那种。

不久前,妈妈的声带做了手术,短期内不能说话。

这禁声的一段时间,儿子越来越爱和她说话了。

儿子回到家会和她说今天发生的一些或者有趣或者郁闷的事情,说完,儿子很满足的样子,抱抱她的肩膀,说,谢谢老妈能安静地听我说话。

这位妈妈这才明白了,之前母子间吵架是因为两个诉说者在争夺话语权,现在,一个说,一个听,所以就和谐了。

闭上嘴后,她发现自己和儿子的沟通畅通多了。

大人训斥小孩子时,常说,大人说话,不要插嘴。

道理是一样的,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最好也安静。

诉说是种信任,倾听是种尊重,你的表达我收到了,这就是亲情最朴实的抵达。

倾诉也许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万能钥匙,但是,能够让孩子打开心扉的父母,一定是孩子的朋友。

他们和孩子一起面对阳光,也一起面对阳光后面的阴影,有这样的父母陪伴,孩子不会主动站在悬崖边上。

说出你的困惑来,大家在一起,没有什么过不去。

作者:丁暖,白日教书,夜晚写字,不油腻,不容易。微信公号:暖观点(nuanguandian),欢迎关注。原标题:孩子回家来说妈妈我不想活啦

编辑:刘韶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