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依赖安抚物,是安全感缺失?

作者:说说咱家娃 10-18阅读:3981次

我们果果4岁半了,上学还在拿着她的小毯子,恨不得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有读者看到照片就问啦:这么大了还有安慰毯子是不是不好,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缺关注缺爱的表现啊?

然后我就一脸黑人问号……这都哪儿和哪儿啊?谁想出来的奇葩理论?

然后我随便用“安抚物”这个关键词搜了一下中文世界,果然到处都是这种说法,甚至把这种行为叫做恋物,而且把孩子说得极为可怜:好像是有安抚物的娃,都是因为被父母冷落,只好拿个安抚物代替,因为上面有妈妈的味道,拿着它就可以想到妈妈……看得人快哭了啊有木有?

我的妈呀!这还哪里是安抚物,这简直就是当妈妈的耻辱柱啊!

多么喜欢制造焦虑也不能这么胡说八道啊!

我这回真的要给安抚物正个名:娃儿是不是喜欢安抚物,和是不是缺乏关爱,真的没啥关系

也许那些缺乏关爱的孩子确实会拿个安抚物来作为精神寄托,特别依恋,但这并不代表喜欢安抚物就是病态的。这就和你生病了发烧就会格外喜欢懒被窝,但是并不代表喜欢懒被窝的人就是生病发烧了,是同样的道理。

拿着安慰毯子让娃感到舒服安心,如此而已。

如果说有安抚物的娃儿就是缺关注缺爱,心理不健康,全北美一半以上的娃都要心理不健康了有木有!我经常看到有七八岁的娃儿,拖着个脏了吧唧的泰迪熊,两三岁的就更多,幼儿园里有一半的孩子有各种形式的安慰物。

有个美国老太太告诉我,她儿子把安慰毯子带去大学呢。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但也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就算带去了上大学又能怎样呢?

我家果果即便是我抱着她,陪着她的情况下,也照样要拿着小毯子啊有没有!她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把小毯子往我的鼻子底下凑:

妈妈妈妈,你闻闻,可香啦!

讲真,如果我身上真的散发出她毯子的酸爽味道,我还不如去跳河!

对她来说,小毯子真的不是妈妈的“替代品”,小毯子和她的关系,更像是一个亲密的朋友,它的触感,它的味道,它的形状,颜色,果果都特别熟悉,小毯子代表一种她熟悉的环境和氛围,让她可以放松

因为有了小毯子的存在,她上幼儿园不会哭,住到新屋子里不会认床,到了陌生的地方不会紧张黏人,拿着毯子就可以逮哪儿睡哪儿,情绪不好了,拿着毯子就会很快平复。

这是多么有安全感的孩纸啊?!虽然她一天都离不开她的小毯子,我怎么没看出来她哪里缺陪伴缺母爱了?

△拿着毯子地板也可以睡

对比起中文世界里对孩子的安抚物满满的恶意,英文世界里对孩子安抚物是一直持积极鼓励的态度的:

1951年,儿童心理学家D.W.温尼科博士就对“安抚物”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认为孩子的安抚物是孩子接触世界的一个良好过度,可以帮助孩子从全身心的依赖妈妈,顺利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人。

2011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安抚物的孩子,比没有安抚物的宝宝,更加不会害羞也会更加专注。

其实安抚物是一种最好的安抚方式,有全部的好处,却没有丝毫副作用,你以为没有安抚物的宝宝就不需要安抚了嘛?依然需要的,只不过他们会找其他方式,这些方式就会让你很头痛了,譬如有的孩子会特别的黏妈妈,喜欢摸妈妈身上的一个部位,或者喜欢通过吃东西来安抚自己,甚至有喜欢咬指甲,吃手的这种小动作,都是类似的安抚行为。

比起来,是不是有个安抚物更好一些啊?

△用小毯子抱玩具

所以呢,孩子有个安抚物,是多么好的事情呢!怎么会有莫名其妙的理论,这么恶毒的攻击这个事情呢!

经常有人问橙子这个安慰毯子要怎么戒,可为什么要戒呢?它哪里碍着你了嘛?

好吧,其实这个事情我也咨询过果果的老师和医生,专业人士们异口同声的说,不用刻意戒啊,长大上学就自然不用啦!

现在果果的老师,也是十分欢迎果果带着她的小毯子,班上也有其他带安抚物的孩子,这是个很自然的事情啊,所有人都很理解。只不过这件事在国内算是新生理论,胡乱造谣的人比较多罢了。

就算是你娃看上去一副缺爱缺关注,心灵受伤,影响社交发展的样子,那也和毯子没啥关系,戒掉毯子只会让他更加受伤而已。

所以,就放过你家娃儿的小毯子吧,不害羞不慢热不粘人不闹觉的娃有多好呢!好好享受就是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说说咱家娃

作者|橙子,教育硕士,旅居北美,曾经是学理科的女文青,现在是爱码字的全职妈妈,7岁大宝毛头难养难搞,4岁二宝果果天使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