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娃有这5个坏习惯是高智商的表现!盲目阻止=坑娃!

作者:科学家庭育儿 04-09阅读:5452次

科学家庭育儿

解决1000万家庭99%的育儿难题

哄睡故事——侏儒妖来自科学家庭育儿00:0012:05

【科大大独家出品,爱我就把我转

“养个孩子可真累,我现在只想每天上班工作!”一大早科大大就听同事在发牢骚,还没等科大大问怎么回事,就自动开启吐槽模式:

我家宝宝最近开始爱吃手玩,我觉得也没什么,可我妈却不这么想啊。

她觉得,吃手是个坏习惯,不能让孩子老吃手,天天但凡看到宝宝吃手就一惊一乍的去制止,弄的孩子老哭。

我媳妇肯定不干啊,就跟我妈讲,这是孩子“口欲期”,孩子喜欢吃手是正常,不用刻意去制止的,我觉得我媳妇说的对啊!

我妈不认这理儿,这俩人天天针尖对麦芒的,我夹中间真不好做人,这天天就盼着上班的点儿,早点出来上班躲开“战争”!

现在其实不止老人,有的宝爸妈看到宝宝爱吃手、爱发脾气、玩玩具的时候不爱分享等等现象,就给宝宝贴上有“坏习惯”“变坏”的标签!

殊不知,宝宝心里委屈啊,咱这是在变聪明呀,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呢?为什么就随便给宝宝贴标签呢?

科大大今天就带着宝爸妈捋一捋宝宝的那些“坏习惯”:

1.宝宝爱吃手

宝宝在两个月左右开始进入口欲期,这一时期的宝宝非常喜欢吮吸手指、衣服、玩具等,看见什么都想放在嘴巴里“尝一尝”!

① 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对于自己的肢体控制力还不是很强,大脑发育需要很多感觉刺激信息输入。

宝宝自主把手放入嘴里,依靠的是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协调配合,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② 宝宝最先可以控制和准确感知的,是自己的嘴巴和舌头,TA们喜欢通过用嘴巴的吮吸来了解外界的事物。宝宝吃手也是一个“学习”行为,可以刺激大脑发育。

③ 另外,宝宝吃手也是是一种自我情绪安抚的表现,宝宝用吃手来转移情绪,这有利于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爱吃手指的弊端--需重视

2岁以前,宝宝吃手不是“坏习惯”,但如果吃手带来严重弊端(如把手指咬脱皮、不被小朋友们接纳、面部发育异常等),宝爸妈要引起重视了。

让宝宝多用手指去干其他的事情。让宝宝知道,手指不仅仅是用来吃的,还可以拉扯玩具、抓握摇铃发出响声。

慢慢的宝宝就会明白手指除了放进嘴里,还可以拿、抓、扯,让宝宝慢慢减少吃手动作。

宝爸妈要多陪伴宝宝,给TA们更多的心理安全感哦。平常让宝宝多接触一些新东西,多和宝宝说说话。

多赞美宝宝,减少批评,减少心理焦虑,想办法多逗他玩,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2.宝宝不爱分享玩具

分清“你我”,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宝宝2-4岁时是形成物权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TA们会无数次的表达“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把自己的东西看的紧紧地,别人碰一下都不行!

而差不多有90%的家长会给孩子扣上“自私”的帽子,并强制TA们与别人分享。

科大大在这要严重警告:请不要这样做!

宝宝2岁左右就开始懂得拥有的概念,并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最典型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不喜欢分享,宝宝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自我意识非常重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爸妈要如何应对呢?

宝爸妈要保护宝宝的物权意识,不是强迫分享

分享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轮换和交换,这两种方式都能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用计时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轮换,让孩子明白,分享不等于永久性失去。

在公共玩具区,家长告诉孩子,你能玩10分钟,计时器响了后轮到其他小朋友玩10分钟,小朋友玩了10分钟,你又可以玩10分钟。

引导孩子和小朋友交换玩具,让孩子懂得,分享玩具自己不仅没有失去玩具,反而可以玩到别人的玩具。

孩子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也会越来越愿意去分享。

3.宝宝发脾气,还顶嘴

暴脾气容易成就独立人格

宝宝一岁多的时候,开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好像一夜之间,你们家那个小不点儿长大了,居然还会发脾气了!

有些宝爸妈会觉得孩子”学坏“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般,孩子在两岁左右变得爱发脾气是因为TA们进入了”成长叛逆期“。

遇到这样的现象,宝爸妈应该默默感到开心呢!因为凡是强烈抗议反抗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可能成为坚毅而独立的人哦。

顶嘴代表宝宝思维的成熟

很多宝爸妈觉得宝宝顶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然后立马恼羞成怒!其实孩子开始学会顶嘴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同时TA们开始学着判断事情的”对错“,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很好的自我思考,也是代表着思维的成熟。

宝爸妈要如何应对呢?

理解并尊重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

允许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不要习惯性的质疑孩子说的话

而是以信任的态度。倾听孩子说完TA想说的话,即使孩子是在发脾气,也允许TA给脾气发完。

宝爸妈拒绝说教式教育。

从细节处和孩子讲道理,在孩子正在建立对事的”对错“标准的时候,教育的意义非常重要而深刻。

宝爸妈要给予孩子尊重,在孩子意见看法有道理的情况下,要给予鼓励和赞扬

在意见看法错误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讲道理摆事例说明错在哪,让孩子明白是哪里自己没有考虑到。

4.宝宝不爱午睡

本来乖乖午睡的宝宝,为啥变得不爱睡午觉了?

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反应了TA大脑神经的成熟度。随着孩子大脑发育的成熟,他们就不再需要像小宝宝那样,必须通过一天多次的睡眠来缓解大脑疲劳、控制情绪。

如果一个孩子,TA已经习惯了不睡午觉,还精神很好、情绪愉快、食欲也不受影响。

那么很可能表示他的大脑神经已经发育的比较成熟,进入到和成人一样的睡眠模式。

宝爸妈要如何应对呢?

宝爸妈不要强制孩子午睡,不但没有益处,还可能有害哦。

硬给孩子规定一个午睡时间,而TA又睡不着,对孩子来说这就等同于长时间的限制性活动。

这时,就不要逼迫宝宝午睡了,可以安排比较安静的活动,比如:拼图、看书、玩积木等等...

所以,当孩子逐渐长大,大脑逐渐发育成熟,午睡这个事儿,就应该听听孩子自己的意愿。

5.宝宝开始说谎啦

说谎其实是宝宝思维能力的进步

① 3岁的宝宝有了清楚的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TA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是不可跨越的底线。

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宝宝可能会主动回避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从而出现撒谎行为。

② 通过歪曲事实来说谎的宝宝很聪明。孩子意识到了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这种“强词夺理”是宝宝思维能力的一种进步哦。

当然,并不是不对宝宝进行诚实教育,宝爸妈首先搞清楚宝宝究竟是在他想象的空间里畅游还是真的在说谎。

宝爸妈要如何应对呢?

2~4岁: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幻想”

4岁之前的孩子,他们经常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新想法,还不能很好地分清现实和想像。

很多说出来的话,在成人世界里是不合理不匹配的,宝爸妈这个时候需要做到的是耐心的倾听!

针对宝宝撒谎区别对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随便将说谎的标签贴在宝宝身上。

宝爸妈应该认真甄别孩子的主观性。可以放松的和孩子聊天,如果孩子渐渐显示出TA刻意说谎的迹象,就要问清楚孩子的说谎原因,并好好教育了!

当宝爸妈觉得宝宝在“变坏”,有一些“坏习惯”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为TA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这可能是宝宝长大和变聪明的标志呢!

随堂考

关于宝宝的“坏习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宝宝吃手就要绝对禁止,太不卫生了

B 宝宝不爱分享,是因为有了自我意识

C 宝宝爱发脾气、顶嘴,是因为进入了“成长叛逆期”

答完题不算完,别忘了右上角转发↗↗Hi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