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孩子哭了父母该不该抱?专家:几种情况下及时抱,娃长大后更独立

作者:母婴参考 10-23阅读:3607次

执笔:上官妈(高级母婴护理师)

很多的宝妈的朋友圈里出现过这样一条育儿方法:如果孩子摔倒了,趴在地上哭泣时,不要理他。孩子哭够了,就会自己爬起来。宝妈忍一时就可以教出独立、坚强的孩子。

这个方法出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的哭声免疫法。这一“育儿理念”的出现,让很多新手父母瞬间有了追随对象。

加上中国的韩寒、马伊琍等明星的推荐,更是让很多家长毫不犹豫地适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但随着信息流通的加快,一些家长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

本文配图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马伊琍在网上发文章,后悔自己对女儿使用了哭声免疫法。因为要漠视孩子的哭泣与求助,身为家长的她也非常痛苦,最后在孩子外婆的劝说下,才给了孩子拥抱。

而作为创始人的华生,他的孩子怎么样呢?不幸的是,他的一个孩子已经自杀身亡,第二个孩子也一直尝试自杀,最小的孩子要靠华生的接济才活的下去。

从小被漠视的孩子,长大后也很可能无法爱这个世界,这是华生孩子自杀的主要原因。

育儿专家评: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孩子的哭泣

婴儿不能讲话,他只有通过哭泣来呼唤家长,或是表达自己的需求、情感。我们要学会判断孩子的哭声背后的“潜台词”,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父母应该及时抱——

1、感到饥饿

宝宝感到饥饿时,由于缺少力气,因此他们的哭声是不大的,可能还会发出“ma”的声音,来寻求帮助,有时会伸手向四周作抓取状,想跟父母传递“我饿了”的信号。

2、身体难受

  • 哭的时候很无力,想哭又哭不出的样子,宝宝也没有精神,很疲惫;
  • 痛哭时间过长,怎么哄都没有用;
  • 哭的时候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呕吐、身体痛。

3、情感需求

  • 撒娇时,孩子的哭声比较大,还会伴有眼泪;
  • 生气时,孩子的哭声又高又尖,往往还伴有大吼大叫;
  • 难过时,宝宝的哭声可能会稍微低沉一些,有时会委屈地抽泣。

所以孩子哭泣时表达的信息是很丰富的,哭泣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不能给他回应,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家长如何给出自己的回应呢?给孩子拥抱,是最好的表达爱的方式。

拥抱能给孩子安全感,让他知道自己是被陪伴的,这时他不会感到孤单、害怕。

这时也有母亲会担心,一直给予孩子拥抱,会不会溺爱孩子,让他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坏习惯。其实这也不需要太担心,孩子年幼时拥有了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更容易养成独立的性格。

常常拥抱孩子,除了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还有其他的好处。

孩子常被抱的其他好处

1、孩子可以变得更聪明

科学家们对使用“袋鼠育儿法”的700多名孩子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孩子的大脑发育更成熟,不良行为更少,成年后获得的工资也更高。

袋鼠育儿法就是婴儿像袋鼠一样,能够与妈妈有着皮肤挨着皮肤的亲密接触。所以,想要聪明宝宝的父母,多给孩子爱的拥抱吧。

2、促进母乳的喂养

科学家们调研了3400多名产妇的数据,发现能够尽早得到母亲拥抱的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更融合、亲密,在母乳喂养的时候更加轻松。

3、孩子更亲近父母

在婴儿还小时,你的语言沟通可能对他起不了多大作用。这时,身体交流的重要性就来了。

  • 当家长温柔地抱着孩子时,孩子除了能感受到温暖,也能看得到父母充满爱意的眼神和笑容。这种善意的交流,能让孩子主动想要接近父母。
  • 家长给孩子拥抱时,也能让孩子熟悉他们身上的气味、轮廓,让孩子更了解父母,更想亲近父母。
  • 相应地,拥抱也会增加父母对孩子的喜爱。

4、促进孩子视觉能力

常常将孩子抱起来,能让孩子的视野更加开阔,看到更广大,更深远的事物。

孩子在三四个月大时能感受到颜色,六个月大时可以看得更远。常抱着孩子出去走走,能促进他们视觉能力的发育。

宝妈们不要忘了,爱才是更好地帮助宝宝成长的方式。看到这里了,快去给自己的宝宝一个爱的拥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