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爬行到站立:8-12月宝宝动作发育

作者:好孕妈妈 09-09阅读:497次

俗话说,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从八个月到1岁,爬行、站立、走路将会是宝宝最让妈妈高兴的进步,已经在前段时间学会坐立的宝宝不安于现状,内心渴望着像大人那样学会跨出自己的一小步。这一时期如果父母能够妥善引导,宝宝的学习过程将不会那么困难。

爬行

八个月左右,虽然宝宝手臂力量已经得到加强,但由于四肢协调力还不够,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宝宝用手臂和膝盖撑着乱滚,或者往后倒退。经过一段时间练习,TA会发现只要用膝盖点地往前蹬,就可以很快向前移动。

家长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玩具来诱导训练宝宝爬行能力。例如,在距离宝宝有一小段距离的位置,拿着有声音、色彩鲜艳的玩具或最喜欢的娃娃,并呼唤宝宝的名字,驱使他向前爬,等宝宝快抓到玩具或娃娃时,再拉远诱导物的距离,增加其连续爬行的时间。

在宝宝爬行时要先排除所有具有危险性的事物,例如尖锐的桌角、易碎的花瓶、热水壶、药品、窗角或电线插座等。建议桌角可装防护垫、电线插座加装防护盖、易碎及热度过高的物品放置远处等,事前措施做足,才能让宝宝在安全的情况下爬行。

站立

爬行时,宝宝的手脚一前一后、重心位于四肢,而在站立行走时,宝宝的重心位于腰背肌群与下肢,刚开始不熟悉重心很容易扑通地摔倒,家长可以为宝宝做亲身示范,在宝宝面前弯曲膝盖、全身缓缓地落在地上。对于不喜欢站立的宝宝,家长可以把玩具放到椅子上,吸引TA自己扶着椅子站起来。当宝宝还不够稳时,先用两手扶着腋下,让宝宝背部和臀部靠着墙壁,两脚稍微分开,鼓励其独自站立。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过早让宝宝学会站立,这是由于小宝宝的腿部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包围在骨骼外面的是一圈软骨,相对富有弹性,宝宝站立不稳,用力不均,容易导致软骨发育不平衡,时间一长,往往会出现常见的O型腿和X型腿。

走路

一般来说,大多数宝宝在1岁前后就正式迈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学步除了需要足够的下肢力量,还需熟练掌握身体重心变换,因此此时家长可以利用宝宝喜欢的玩具训练TA扶着东西不断、站起,从而加强腿部肌肉。当宝宝因为丧失平衡不小心摔倒时,不要过于意外,给TA一个大大的拥抱,加油鼓励TA继续重来。

当宝宝学会走路后,需要一双防滑底的鞋子,同时鞋子不要过大或者过小,过小不利于双脚的舒展,过大亦容易足内翻。

TIPS 宝宝踮脚尖走路怎么办?

有些宝宝在学步时期,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这其中又包含正常和异常情况,父母可通过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若宝宝有时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又恢复正常状态,或者“一走路就踮脚尖,但站立不动时就踩平,或者也可以蹲得很好”,那么这样也无需担忧。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四岁之后运动协调能力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走不稳都不用过度担心。而病理性垫脚尖的宝宝不仅走路姿势异常,同时如果用活动关节的方法检测肌张力时,会发现如足背屈快角>8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