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得到一个“不哭的孩子”? 仅仅是为了从照料孩子的疲惫状态中解脱出来?

作者:妇儿百科 07-10阅读:2734次

关于“宝宝哭闹时要不要抱”的国外育儿说法,自提出以来已经争议很久了。主要分为两大派别:

独立派妈妈认为绝对不能一哭就抱。宝宝哭闹时,如果每次都抱,会宠坏他,养成依赖后就得一直抱着,根本没法放手了。

温暖派妈妈则认为必须要抱。宝宝不会说话,哭是表达诉求的唯一方式,在宝宝啼哭时迅速抱起来,能让宝宝有安全感。

独立派的妈妈们认为婴儿哭闹不需要抱,她们试图训练出不哭闹的宝宝。

绝招:如何让宝宝不哭。

做法是: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以此来训练得到一个“不哭的孩子”。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得到一个“不哭的孩子”?仅仅是为了从照料孩子的疲惫状态中解脱出来?

美国儿科医师协会,在《回应宝宝的哭声》一文中这样说:哭是孩子的天性,除了尿了、困了、病了、饿了,以哭声唤来父母的照料行为,甚至没有任何原因,只是精力旺盛需要发泄。在前几个月,面对宝宝的哭声,妈妈们最佳的处理办法就是及时回应,给予关注并不会宠坏一个宝宝。事实上如果你总是回应宝宝的哭闹,总体上宝宝会哭得越来越少。

宝宝的哭声在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发展特征。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陈忻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做了如下总结:

0-3个月,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个时候的哭声是真实的,反映了孩子的生理状况,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孩子哭了,肯定是有需要。这里包含了一个信息,就是,0-3个月的婴儿,还不会假装哭来控制父母。

3-7个月,婴儿的哭声的作用开始分化,变得更有互动性,并且会伴有一些姿势,从非有意识逐步变成有意识。

7-9个月,婴儿的哭声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变得更加“有意识”,因为他们慢慢明白哭声的后果。这个重要变化和他们在这个阶段重大的认知和情绪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9-12个月,他们更是能够把哭声和一些身体语言结合起来,比如,看向主要照料者,做一些手势等等。 所以说,9-12个月以后,孩子的哭声逐步变得有意识了。他们开始知道怎么利用哭声来控制大人了。

针对不同阶段宝宝的哭声,父母们可以区别对待!

第一阶段,0~6个月想抱就抱!怎么宠都不为过!

6个月之前,我们怎么宠宝宝都不会把他们宠坏。这个时候,宝宝的思维还没有高级到利用假哭来指使别人。他们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饿了,困了,不舒服了……而父母要对他们的哭声反应迅速——抱、喂奶、查看尿布等等。这些行为消除了宝宝不舒服的因素,并且让他们感到关爱,逐渐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这就是最初的母婴依恋。安全依恋感的建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来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这样孩子就不会哭”的行为修正理论会伤害婴儿和父母的最初的依恋和信任。所以,对待0~6个月小婴儿的哭声,尽量多抱和多安抚。企图通过让孩子自己哭个够,坚决不去抱,培养独立精神,其实是不对的。

第二阶段,6~18个月用一些方法放下怀抱中的宝宝

这个阶段,宝宝哭闹并不全是为了生活上的需要,有时候会利用哭声来控制大人,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通过前半年的练习和声带的发育,他们对哭声的控制更加娴熟,不仅会大哭,还会尖叫,变着调子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阶段,宝宝一哭我们就飞速去抱,就会像很多妈妈抱怨的那样,他们会越来越频繁地利用哭来让父母抱。

但是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减少宝宝的哭闹。主动和宝宝一起玩当我们发现宝宝有了利用哭声来召唤我们的能力,就要注意不要被他们控制,而是要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索。

这个时候,我们要经常不等宝宝来召唤,主动和他们一起玩。跟他讲话,用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跟他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让他们醒着的时候经常有事情可做,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很无聊,而且经常能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会一天到晚让妈妈抱。而且,当宝宝越小的时候,多花时间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就会从学着怎么玩,慢慢过渡到怎么自己玩。当他们1岁多的时候,可以自己玩一会儿,而不会时刻需要人陪。

看到这里,妈妈们明白了吗?爱的抱抱不会宠坏宝宝,对宝宝的哭作出回应也是妈妈的天性,不要再试图训练出一个不爱哭泣的宝宝了。当宝宝长大一些,我们也是有一些策略来减少宝宝哭闹的。

最后,如果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怀里的小恶魔停止哭闹,千万不要过分沮丧自责,适当发泄哭闹是他们的需要,在排除吃喝拉撒不适等需求后,我们只要陪伴着他,等他平静下来就好。在宝宝哭闹这个问题上,爱和耐心永远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