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陪伴】中国宝宝日,小葵花呼吁给孩子更适合的爱。

作者:小葵花妈妈课堂网 05-28阅读:4877次

周一见 学辣妈秘籍 获育儿真经

5月23日,《人民日报》整版报纸向全国父母犀利发问“如何给宝宝更适合的爱?”并给出3分钟视频直指中国式育儿之痛,引万千父母深思。在名为《陪着≠陪伴》3分钟影片中,展现了4个家庭的亲子陪伴日常,影片前后分别以父母视角和宝宝视角,通过喜悦与失落的情绪对比,展现了父母失陪对宝宝的伤害。为此,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联合20余家单位倡议将每年的5月28日定为宝宝专属节日——中国宝宝日。

隐形陪伴透支宝宝幸福

虽然有很多父母放弃朋友间应酬、尽量不加班,甚至放弃工作,只为照顾宝宝,也只是陪在孩子身边。却与孩子各玩各的,互动与交流很少,陪伴几乎没有质量可言。

越来越普遍的“陪而不伴”的隐形陪伴问题如果不加重视,孩子童年的亏欠不仅无法弥补,还将透支他们未来的幸福。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的隐性失陪并非因为缺乏对宝宝的责任感,更多是缺乏对陪伴含义和重要性的了解。

在物质充裕的今天,父母为了宝宝更好成长,给宝宝购买了昂贵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和精美的食物,但唯独没有给予宝宝耐心的精神陪伴,以为物质满足可以代替陪伴。

更适合的陪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滋养

在针对0-3岁中国宝宝陪伴情况的调研中,尽管超过五成的家长每天陪伴宝宝的时间超过3小时,但陪伴质量不容乐观——45%的父母在陪宝宝时玩手机、有超过10%的父母选择“处理自己的事,不磕碰就好”、79%的父母表示不知道怎么陪伴宝宝。

“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有花时间陪伴宝宝,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陪伴便成了虚设,使得‘隐性失陪’的社会现象愈演愈烈”,她强调这样的隐性失陪会给宝宝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生命早期中父母的缺席,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也给亲子关系的建立竖起了难以攀越的障碍,这也注定了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指数不会太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幸福家庭公益中心副理事长白亚琴

研究表明:儿童发展的机遇始自生命最初的1000天,养育决定儿童的未来,陪伴决定养育的质量。在婴儿期,宝宝的第一感情需求便是安全与信任,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带给宝宝的情感满足,是其他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都难以替代的。只有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宝宝获得了充足的爱与安全感,才会更主动探索世界,关爱和信任他人。

正如影片结尾所说,“总以为你偶尔的小情绪不用放在心上,总以为你还小,察觉不到我对你的敷衍,总以为你一个人就可以玩得很开心,总以为每天陪在你身边就够了……你却在我们的‘以为’中渐渐长大,在我们的‘以为’里习惯孤独。”

中国宝宝日,小葵花呼吁: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请给予孩子耐心陪伴,关注儿童用药安全,给孩子适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