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惨案|遇到坏人就跑,仅仅告诉孩子这个是不够的

作者:大J小D在美国 07-02阅读:3981次

上周五,我的朋友圈被上海伤人事件刷屏了,周五推送的文章(你我都一样,很疲惫总崩溃妈妈的自救手册)最后叨叨叨里和大家提了几句,结果好多朋友都给我留言,说听到我录音最后哽咽了。

是的,我非常难受,还有愤怒和一点点无助,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情绪。也正因为如此,在情绪激动的当下,我要求自己克制。

周末,心情稍微平复了,看了一下很多朋友转给我的文章,都提到了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教孩子跑!跑绝对是对的,但是光教孩子跑绝对是不够的!

短暂性肢体僵硬

撇开小孩不说,我们大部分成人遇到突发事件都会出现短暂性头脑空白,肢体僵硬的情况。我记得上高中时做化学实验,然后酒精灯着火了,烧到我同学衣服上,全班,真的是全班同学,都愣在一旁傻了,好在几秒后,老师才反应过来进行了扑救。

按理说,我们做化学实验前老师都是强调过注意事项和应对方式的,按理说我们也都是十几岁的人了,可是为什么,道理都懂遇到事情的当口就完全不会反应了呢?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也总是不乏听到长辈们的“责备”吧,“你傻啊,刚刚为什么不跑啊,为什么不躲啊?” 是啊,我们傻吗,遇到危险不知道跑?当然不是的,但就是那个当下,我们头脑一片空白,身体无法动弹。这根本不是我们的自发选择,这是大脑遇到外界威胁后自带的一套反馈系统。

“跑、躲、打”这套方式有问题吗?

事发后很多朋友给我的留言里都提到遇到突发事件的“跑、躲、打”三大要素。的确,这是美国FBI针对校园枪击案给出的建议。当时前总统奥巴马很明确地指出,“对于K12(高三)之前的孩子,我们只教前两个要素,也就是跑和躲”。

其实这个建议并不是完美的,在美国推出后就一直被反复讨论,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设计这套建议的,根本没有考虑到人的大脑会出现“短暂性身体僵硬”的应激模式。

但相比于之前的“lockdown”(一级禁闭防范)、“duck and cover”(掩藏躲避),这个新建议的确好很多了。落实到教育孩子上面,还是有很多更加细化的措施,而不是简单一句,“遇到坏人你就跑”。

大人会保护你,你也有权力反击

面对这套建议的争议,美国FBI的局长特地强调了一点,“告诉孩子,除了跑和躲以外,你还有反击这个选项,而且身边的大人们(老师、父母、警察等等)都会帮你一起反击,都会保护你。这样说并不是去鼓励孩子反击,而是给予孩子勇气,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突破身体‘瘫痪’,而能迈开步子跑”。

这段话对我来说特别特别关键,让孩子学会自保去跑,这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的,而这个结果建立的前提就是要不断地让孩子知道,只要你受了委屈,老师和家长一定会站在你这一方的,这份底气特别重要。

前不久小D幼儿园进行了一次消防演习,对于3、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后,老师在演习之前就会告诉他们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遇到火警要怎么做。当时就有好几个孩子非常担心,举手问老师,“那我跑不快,我跑不掉怎么办?”(你看,才3、4岁的孩子就明白了)。

小D幼儿园消防演习时,我恰好也在,小小班的小宝宝们几个人一起坐在婴儿床上也被推了出来,全部都是一脸懵懵的

当时,老师们做了一件事,班主任老师抱过一个很害怕的小女孩和她说,“如果真有那样的情况发生,老师会抱着你一起跑,老师会保护你的”,之后所有的老师都在反复强调这句话,“老师们都会保护你的,一定会保护你们的”。

小D大运动一直稍稍差一点,这个周末因为这件事我问起了她消防演习的那件事,她抬起头非常确定地和我说,“我会跑的,老师说的,即使我跑的很慢,他们也会带着我一起跑,会保护我的”,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毋庸置疑的肯定。

害怕和恐惧无法滋生勇气,只有确定和信任才会。因此,平时不管孩子来和我们说什么,都要珍重其事,特别忌讳对孩子说,“这没什么的,你忍一下,不要开不起玩笑”;或者说“你是不是要自我检讨呢?为什么他不对别人这样”。让孩子对成人世界充满信任,是帮助孩子面对突发事件有勇气跑,突破肢体僵硬的前提条件。

知道和做到之间需要练习

和学习一切新技能和新知识一样的,“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除了告诉孩子怎么做,多创造场景练习特别重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最好的练习就是模拟情景,学龄前的孩子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会更容易理解。

遇到具体的事件后,让孩子把应该做的事情和要说的话都表现出来。有的孩子一开始不适应,那就是要不断地反复地练习,直到成为“自然而然”。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受过特殊训练的军人就会比普通人更沉重冷静。

但这里有一点需要额外提醒大家,在帮助孩子演练这些时,不要一味地关注于“可怕”的事情:伤人、失火、拐卖、霸凌等等,这些的确很重要,但是我们也不希望这些小概率事件成为了孩子所认识的这个世界的全部。

我的经验就是“三明治”方法,侧重于更大范畴的“安全”演练。比如我和小D练习遇到坏人如何跑的同时,我也会和她模拟其他生活场景,坐车时系好安全带可以保护自己;骑车时戴上头盔可以保护自己;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出门在外需要拉着父母的手也可以保护自己,等等。

这样的演练方式可以让孩子找回掌控感,比起父母一味担心不断和孩子说,“要小心,多吓人”要有效的多。因为孩子们可以明白,“哇,原来还是这么多方法,我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这也会让孩子真正遇到突发事件更有勇气撒开腿跑,而不是吓到肢体僵硬。

记得当年伦敦恐怖袭击的第二天,我打电话给前同事问候,他们的生活一切如常。我的一位同事,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和我说,“虽然非常无能为力,但我们更要带着爱去生活,因为如果我们的心也被恐惧和戾气充满,那我们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我知道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看到这件事后的第一反应,除了难过愤怒外都觉得无力,是的,这个世界上就会有一些事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除了和孩子进行如何自保的安全教育外,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想想,我们如何可以给予孩子这份信心和勇气:“是的,外面真的会有危险,但是我知道大人们都会保护我的”。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想想,“是的,我知道外面有危险,但我们可以做点什么,让这个世界的明天变得更好”。

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孩子,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孩子。生活就是阳光照亮阴暗处,但愿我们都能,心里有光,手里有伞!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15/12/20/opinion/sunday/run-hide-fight-is-not-how-our-brains-work.html

https://www.policeone.com/active-shooter/articles/196375006-Why-Move-Escape-or-Attack-is-superior-to-Run-Hide-Fight/

推荐阅读

1、上周发文回顾

你我都一样,很疲惫总崩溃妈妈的自救手册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脚?听研究儿童运动发展30多年的专家怎么说

女儿晚上差点摔下床,我到底忽略了什么睡眠隐患?

2、安全教育

和性教育同样重要的是死亡教育,我们却从未重视过!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是最没用的儿童安全教育!

防性侵的安全教育要从小抓起,愿我们孩子的善良都能有锋芒

性教育只是告诉孩子“身体不能让人碰”,你这是在敷衍啊!

妈妈你为什么有乳房,我没有|和孩子一起聊聊身体吧

社会“凶险”,这才是家长帮助孩子“金刚护体”的第一步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