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离世那天,孩子问我:妈妈你也会离开我吗?

作者:纽诺育儿王荣辉 11-02阅读:4373次

昨天,朋友圈、微博上铺天盖地的全是金庸去世的新闻,在李咏离开后的第五日。

我是边吃饭边刷手机的时候看到这个新闻的,作为金庸粉,默默地打开购物车,把之前没收藏的那几本金庸的书一次过下单了,留作念想。

邻桌的一家三口刚好也在讨论这个事情。爸爸说“真可惜,童年回忆死了”。孩子他妈慌张地打断“孩子还在呢,说什么死,别说了。”可是小男孩还是注意到了,好奇地追问“妈妈谁死了?”“没有,不关你事,好好吃饭!”

发现了吗?我们中国人提起「生」,大多敬畏,但提到「死」,总是不约而同的保持沉默、隐瞒逃避,甚至欺骗撒谎,特别是有孩子在身边的时候。

当时我在想,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就长大了的这一代中国家长,到底怎么给孩子上「死亡教育」这堂课?

「死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认识死亡,减少不良情绪

跳妞小时候,忽然某一天心血来潮的告诉我“妈妈我想养动物”,为此我们到花鸟鱼虫市场转悠了一天,相中了一只可爱的小鸟。

自从把小鸟带回家,她照顾得真的非常认真,每天一回家就跑去看小鸟,定时换水投食,周末还一天换好几次水,拦都拦不住。可惜小鸟不知道什么原因生病了,没多久就死掉了。

这是她第一次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和消亡,我陪她一起把小鸟带到小区花园里,挑了棵她喜欢的树,把小鸟埋在树下。我告诉她小鸟会慢慢腐化,会变成树的养分,用另一种方式存在。偶尔她想念小鸟的了,我们就来树下转转,跳妞很快就不再伤心了。

有的家长或许会说“那用这么麻烦,孩子本来忘性就大,过几天就没事了。”他们不是忘记了,只是没告诉你而已。

我的助理小沐小时候养过小鸡,一共5只,后来死了一只。她妈妈直接把死掉的小鸡扔了,小沐说她哭了一天之后就不闹了,但是从此再没养过小鸡,连剩下的几只也全送人了,因为她再也不想看到小鸡死掉然后被扔掉。

这些我们觉得麻烦的仪式其实就是死亡教育的一分部分,这样的麻烦对孩子而言很重要。那个释放悲伤的闸口太重了,孩子打不开,需要家搭把手,只需一个有点麻烦但一点儿也不难的仪式,就能够帮孩子减少记忆里的遗憾和悲伤,减轻面对死亡的恐惧感。

预防过激的行为出现

现在网络发展非常快,有的孩子虽然没有接受过来自父母的死亡教育,但一样能通过别的途径,比如网络视频、游戏等等,接触到来自别人的“死亡教育”,不过这样的教育恐怕就很难保证质量了。

还记得17年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蓝鲸游戏”吗?俄罗斯先后130个青少年受这个游戏的蛊惑,游戏任务包括凌晨4:20起床看恐怖片、静脉切割、半夜爬到屋顶、用剃刀在手上雕鲸鱼等等,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引导孩子自杀。

国内电视里有不少自杀跳楼的情节,孩子模仿电视剧情节而跳楼这样的事情很荒谬,但却真的发生过。

难道避免悲剧的方法就只能一味地禁止死亡游戏、杜绝电视出现任何负面情节吗,这些东西真的全都能被禁止吗?

“蓝鲸游戏”的创始人已经入狱了,然而今年又有另一款叫Momo的游戏出现,被称为“蓝鲸游戏2.0”版。

禁止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偏激负面的东西会什么时候出现3.0、4.0版本,但我们可以提前防范,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只有一次,让他们学会判断哪些行为是过激的、错误的、会伤害到自己的,甚至会永远地结束生命的。

现在教真的早吗?

有妈妈说“我孩子还小,说了他也不懂。”

你知道一个人第一次“了解”死亡是什么时候吗?6个月,甚至更早。

很多家长都知道,宝宝到6、7个月时开始有分离焦虑。但,为什么?因为这时他们没法理解暂时离开永远消失有什么区别,对于他们而言,你离开了,就等于永远消失了,等于“死”了。

虽然渐渐长大后,他们会开始理解“离开不等于消失”,但他在此之前已经感受过死亡的恐惧。

所以「死亡教育」这事我从不嫌早,只要孩子问了,我就好好的回答,不隐瞒,不避讳。

分离焦虑拓展阅读:《妈妈一走就哭?哭就对了!不哭问题可能更大!》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白岩松说过“中国人讨论死亡教育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们都没上过「死亡教育」这一课,该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才不留遗憾?

绘本教育

初为人母的时候,我也一度为这个问题苦恼过,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太少了而,于是恶补了一下功课。我去看书,比如《向死而生》、《最后的告别》。我去找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比如《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生命里》、《入殓师》……

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不直接让孩子参与阅读呢?于是我买了关于死亡教育的绘本,混在跳妞平时的睡前读物里,当成普通的小故事讲给她听。

那些你不会说甚至不敢说的话,借助绘本说出来吧,有了第一次之后,“死亡”这个话题就慢慢变得不那么沉重了。

解决分离焦虑

其实死亡就是一场长久的分离,死亡后的恐惧也是分离焦虑的一种体现。

所以,把能缓解分离焦虑的游戏玩起来,比如玩躲猫猫,比如把孩子喜欢的玩具藏起来让他们自己找,让孩子偶尔也尝尝失去的滋味。

如果没有任何过渡,直接感受永远失去的痛,我们自己都未必能承受,更何况孩子。

另外,好好道别也很重要。

刚创业的时候我很忙,实在没办法长时间陪在孩子身边,每次离开跳妞都到门口拦着。我从不悄悄走掉,走之前一定会先跟她说一声,并且告诉她如果在我上班的时间想我了,可以给我打电话。

慢慢的,跳妞对我暂时离开这件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每次我回家还会特兴奋的跟我说“妈妈你今天开会了吗?你打字了吗?你打字的时候有想我吗?我今天有想你哦~”

看到这个摆脱了焦虑,安全感满满的小姑娘,为娘很是欣慰呀~

制造情感寄托载体

根据个人经验,我比较推荐两种方法,一种是“仪式”,一种是“留作念想的实物”,或者把两者结合。

上面的故事提到,跳妞的小鸟死了之后,我们举办了一场小小的葬礼,这是“仪式”的部分。我们把小鸟埋在小区花园的芒果树下,那棵树就是跳妞“留作念想的实物”,跳妞想小鸟的时候能随时回去看看。

继续发散思维,如果家里老人去世了,可以在参加葬礼的时候带上孩子,留下一两件他们的东西,比如帽子、项链、手表等等,孩子想念他们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给看看,或者直接把孩子带回老家,看看老人曾经生活的地方。

不管是“仪式”还是“留作想念的物品”都是孩子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如果像小沐妈妈那样直接把死掉的小鸡扔了,孩子对死亡这件事的情绪就停在了“悲伤恐惧”的环节,负面情绪没有宣泄的地方,只能自己生生憋着。

关于死亡,别再隐瞒了,别再一遍又一遍地用“他出远门了”“他睡着了”“等你长大你就懂了”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了。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少,学会在不隐瞒、不欺骗的前提下,跟孩子聊聊生死,陪孩子感受不同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消亡。这大概也是中国家长的必修课吧。

-END-

其实只要星标就可以了